“五岳劍派,同氣連枝。岳師兄,華山有事,定然要說上一聲才好?!?br/> 左冷禪抱拳而立,面色真誠的說道。
岳不群同樣如此。
寒暄片刻。
送走幾人。
岳不群與寧中則并肩而立,默默的看著離去的眾人。
良久,岳不群神色復(fù)雜:“師妹,兩年后,那令牌就不是我華山的了?!?br/> 寧中則苦笑:“形勢(shì)比人強(qiáng),師兄,你還是要看開一點(diǎn)?!?br/> 岳不群聞言大怒:“我如何看開?令牌在手,華山還能左右騰挪,拿捏一二。如今,令牌送人不說,我華山更是承了四派人情,行走江湖,都要低下一頭。要知道,這人情早晚是要還的。
那混小子還洋洋得意,把天下人都當(dāng)傻子?!?br/> 寧中則臉色一僵,知道岳不群說的是實(shí)話,頓時(shí)無言以對(duì)。
那天門道長就算了,為人正直,是真心幫助華山。
至于其他人,若是沒有好處,如何肯給這么多物質(zhì)?
真以為五岳劍派同氣連枝,你賣個(gè)慘,人家千里迢迢就送好處來?
那江湖也太簡(jiǎn)單了。
更何況,人遠(yuǎn)道而來,一頓飯沒吃就讓人走。
這是待客之道?
傳出去豈不要被江湖笑話?
這些道理,哪怕是寧中則也想的明白,唯有李不白不明白。
實(shí)在是,他根本不懂。
行走江湖,在某些方面來說,面子比實(shí)力更有用。
華山收了東西,讓了令牌,就是低人一等。
這一番操作,等于將華山的名望,毫無損失的給了嵩山派。
也給了江湖人一個(gè)信號(hào),華山不如嵩山。
只可惜,李不白還以為算計(jì)了左冷禪,將嵩山派立為其他幾派的眼中釘肉中刺。
嵩山派確實(shí)會(huì)被忌憚,但是得到的好處會(huì)更加的多。
岳不群和寧中則自然明白這些道理,因此才會(huì)心頭惱火。但是也更清楚,令牌是保不住的,因此,也就沒有阻攔李不白。
到時(shí)候,江湖人說起。
岳不群也能推脫是小孩子不懂事胡說八道,而他岳不群卻言而有信,哪怕是小孩子說的,他也愿意履行諾言。
這樣不僅能豎立自己言而有信的形象,更能給人一種,嵩山派左冷禪跟小孩子一般見識(shí),心胸狹小的形象。
至于沒吃飯就趕人的事情,完全可以說被李不白給氣糊涂了。
岳不群瞇著眼看著山下,今日左冷禪上山,讓他感受到了嵩山派的野心。,
令牌讓出。
更是讓岳不群屈辱。
此刻,他的心中,宛若波濤駭浪,不能平息。
“師兄,回去吧?!?br/> 寧中則幽幽嘆息,勸說道。
……
藏經(jīng)閣小院。
李不白背著手哼著小曲推開門進(jìn)來。
“垃圾老岳,若不是小爺我出手,師姐都被人欺負(fù)了?!?br/> “一點(diǎn)爺們氣概都沒有,就這還想帶領(lǐng)華山崛起?!?br/> “小爺略施小計(jì),就讓嵩山派自顧不暇,這就是聰明人的相處方式?!?br/> 李不白想著剛才的經(jīng)歷,略微點(diǎn)頭,心頭得意。
自己不僅化解了岳不群的尷尬,也讓寧中則不被欺負(fù)。更不動(dòng)聲色的讓出了令牌,為華山化解潛在危機(jī)的同時(shí),也讓嵩山派成為正派中最亮的那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