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呲,好呲!好久沒有吃到饅稠惹!”
“慢慢吃,沒人給你搶,還有好幾個,你姐吃兩個,你二哥吃一個,你吃兩個,好不好?”說完把包袱整個的塞到小家伙的懷里。
沈玉書不用交待,兩個胳膊緊緊的摟著,好像是生怕饅頭跑掉了似的,不過小爪子也沒有停下,四口下去,一個和他臉差不多大的饅頭就吃完了,嘴里還嘟囔著:“好惹好惹!”
“走吧,咱們回家!”沈玉書一手牽著弟弟,一手牽著妹妹有涼的小手說道。
日子很苦,他沒有把弟弟和妹妹給餓死,以后多干點活,爭取每個月都能讓弟弟妹妹吃上一次白面饅頭。
沈玉海的手很粗,這是干活的原因。
沈玉海今年十八歲,二哥沈玉河十七歲,平常的時候在外面和一群乞丐一起討飯,沈蔓竹嫌棄丟人,所以沈玉河很少和妹妹碰面。
每天到很多晚才會回來,偶爾會要到一些吃的,更多的時候是撿一些樹枝之類的當(dāng)柴火燒。
他們家的柴火大部分都是沈玉河弄回來的。
大哥只比沈蔓竹大兩歲,二哥比自己大一歲,可是現(xiàn)在卻是在養(yǎng)活著他們一家子。
沈蔓竹看著握著自己手的大哥,再看看緊緊的摟著饅頭,卻是不停的舔著嘴唇的小弟,好像回味無窮。
突然間心頭有些發(fā)酸。
小家伙還想吃,卻懂事的沒有提起。
窮人的孩子早當(dāng)家,可惜前身一直到離開這里也沒有機(jī)會和家里人道個別。
不過,沒事,以后她會幫她照應(yīng)著兩兄弟的,沈玉海,沈玉河,沈玉書,以后就是她沈蔓竹的親哥哥和親弟弟。
心頭,一陣輕松!
腳下,堅定的跟著兩兄弟朝著家門走去!
家,永遠(yuǎn)的牽掛,哪怕這個家比較的窮。
周圍的瓦房也有不少,有的四間有的六間連在一起的,一看都是一大家子在一起的,而他們家只有兩間,這卻也并不影響沈蔓竹在家里轉(zhuǎn)三圈的心情。
這里,以后就是她的家了。
很小,很窮,卻是很溫馨。
“吃飯了!”沈玉海把鍋里的玉米糊糊盛出來喊道。
沈玉書在后面跟在后面說道:“還溫和著吧,我就說把柴火放好了的!”
“就知道你能,不過以后不能這么干了,涼了可以回來再熱,不在家里就必須把灶里的火滅了,知道不?”
“哦!知道!”說是知道,每次還是這么辦,不過在出去的進(jìn)修,他都會用一片破瓦將灶門堵上,這樣就不會有火星子蹦出來了。
說話間,將手里還端著一個盆子也放到了桌上,里面是十來個菜餅子,這是昨天沈玉海貼的。
白菜切碎加了水加了雜糧面,放在鍋里蒸出來的就是這種菜餅子了,即能當(dāng)飯也能當(dāng)菜。
沈蔓竹在家里是不干活的,不會也不學(xué),做飯和收拾家里都是這兩兄弟干。
“蔓兒過來吃飯了!”
“哦!”沈蔓竹應(yīng)了一聲也來到了桌前。
“趕緊吃,一會涼了!”沈玉海把剩下的四個饅頭,給他們面前各放了兩個,他自己拿起來三個菜餅子就開始吃,從鎮(zhèn)子上一來一回的就是二十里地,他早就餓了。
呼嚕呼嚕的喝了大半碗的玉米糊糊,一下子就暖和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