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沈玉海帶著弟弟妹妹又去了一趟姥姥家。
大年初二,出嫁的閨女回門。
雖然媽不在了,可是還有他們這些孩子可以代替回門,看到他們四個,姥爺高興的多喝了一杯,姥姥也破天荒的沒有嫌棄。
下午在姥姥家吃完飯回來的,臨走,姥姥拉著沈蔓竹的手又悄悄的塞了五塊錢給她。
“拿著,姥姥姥爺都有組織養(yǎng)著,不缺錢,以后姥姥老的走不動道了,再拿你的!聽話!”
沈蔓竹眼圈紅了紅,抱了抱老人那瘦弱的肩膀,然后雙手把錢接了過來:“我一定聽話,姥姥還得看我們上大學呢,以后,我給您買好吃的!”
“乖孩子,姥姥等著!”
出了姥姥的村子,沈蔓竹把錢給了大哥。
得知是姥姥給的,沈玉海眼淚差點掉下來。
姥姥和姥爺是老革命,那個年代真的太苦了。
兩位老人是有退休金拿不假,可是他們身上的傷也是要每個月都吃藥才行,早就落下的病根了。
這五塊錢是老人攢了很久的。
想要送回去的時候,沈蔓竹道:“年前我給姥姥的枕頭那里留了一塊錢,年后姥姥給了我五塊,你要是現(xiàn)在送回去,姥姥可能沒有十塊給你了!”
沈玉海:……
要知道往年也是有壓歲錢的,不過也就一人兩毛。
這次別人都沒有,就給了小妹五塊,敢情原因在這里呢?
“姥姥給你的,你拿著吧!”沈玉海把錢又給了小妹。
沈蔓竹想了想就收起來了:“那回頭來的時候多給姥姥買吃的喝的穿的好了,這樣姥姥就不能再還給我們了!”
沈玉海哥仨:點子不錯,就這么辦。
后來,老人經(jīng)常收到四個孩子買的各種東西,心疼之余又是心安。
孩子們太懂事了,老有所依……
這個年,過的,有滋有味有感又有情。
……
初三,家家戶戶的串門熱鬧,大過年的也沒有活計,老人在墻角曬太陽,大人三個一堆五個一伙的聊天,孩子嘰嘰喳喳的在街上蹦噠。
初四,沈玉河背著自己的袋子和鄰村里來找他的年輕人一起走了,同時帶走的,還有沈蔓竹這幾天編的上百個平安扣。
反正沈玉河帶來的那些紅繩都被用完了。
初五,沈蔓竹帶了東西去了縣里。
沈玉海帶著小老四一起去送的。
東西實在太多了,除了鋪蓋,少許的衣服,還有是二哥給留下的讓沈蔓竹看著處理的東西。
這些是讓她找機會換出去的,所以,這次趁著路上人少,沈玉海就一起給送過來了。
“小心點,實在不行就自己吃自己用,安全第一!”聽說過危險,所以沈玉海一開始是不同意的,可是這么多好東西都吃了,真的心疼。
不過妹妹吃了的話,眼不見心不煩吧。
“我知道的,哥,你和小老四要不在縣里玩一天再回去,還挺熱鬧的!”過年的縣城肯定熱鬧,街邊賣東西的就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