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一處絕美的風(fēng)景,站在觀景臺上,這一處觀景臺只有唯一的一條通道。不足一米寬的石路,從山體延伸出來。延伸有三四米后,與這站臺搭在一起。站臺總面積大約十來平米,上堆著三層石塊,好在看起來石塊不會下滑滾落到幾百米的深溝去。
站到站臺上,突然四周一空,完全呈孤島性質(zhì)的一處觀景臺,天然的。楊再新一來到這里,第一感覺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因為四周空曠,唯一與山體相連的地方,狹窄、孤深,似乎這一處巖石隨時會離開山體,往河溝里下墜溜。
“楊主任,恐高嗎?!饼埿銍χf,可能是看到楊再新有些緊張。
第一次到這個地方的人,估計都會有同樣的感受。環(huán)周是峭壁,白森森的,直接垂直到溝底??聪驕系祝绻腥嗽谙旅?,估計像一只螞蟻大小,實際的距離有多遠(yuǎn),楊再新估計至少是六七百米。
過一會,適應(yīng)這處天然的觀景臺,山風(fēng)吹拂,身上的汗水逐漸干了,格外涼爽。看周邊,觀景臺兩側(cè)的石壁,如同斧頭劈砍一般,間或在半山有些矮小的長青喬木。觀景臺自身下方是什么樣子,從他們這個角度是無法看到,要從對面山,或側(cè)面的山坡上才有視角。
對面山也是峭壁、三條峽溝往遠(yuǎn)處延伸。正對面是一個比觀景臺還要高的大石柱,龍成海指著對面大石柱,“楊主任,對面那里叫摘星臺,你看像不像?”
從這邊看過去,是一片石林、石壁疊石壁、石壁連石壁,全是幾百米高,只有到山頂才有林木像是戴了帽子,掩藏這些天然巖石。仔細(xì)看,對面確實有一個形同柱臺的地方,因為對面的海拔要比觀景臺稍微高一些,臺柱上的情況看不清,不過,臺柱正對面高度估計有三四百米,然后兩邊都是峽溝,只是看不到峽溝延伸進(jìn)去多深。
按照龍成海所說,這峽溝在對面石柱后是對接的,要上這臺柱在背后僅有一條如同梯狀的石路,直達(dá)山頂?!澳苓^去嗎?!睏钤傩抡f。
“能啊,只是今天肯定不行了。要從下河那面走。摘星臺上有將近五畝的平臺,有一塊兩畝的水田?!?br/> “水田?不是石柱頂端嗎?!睏钤傩聠枴?br/> “是有水田,之前有人耕種。還修建了一座廟宇,有一股泉水,可供飲用和耕田水稻?!睆埍f。
“這還真是一個奇特的所在。誰能想到這樣的石柱上,居然有泉流、有廟宇、有稻田。”
“楊主任,還有很多故事呢。”龍秀國說,“據(jù)說,之前山匪很兇的時候,附近的村里人都躲到山上,只要將上山的路設(shè)卡,誰也攻不上去。另一個傳說是在古代,土皇帝看中一個美女,要收歸己有。美女已經(jīng)有一種人,自然不肯。土皇帝就拍人去抓,隨后發(fā)生了沖突,擴(kuò)大成土皇帝與村里之間的大戰(zhàn),后來,村民敗退到摘星臺上,一直堅持了三年半,到上面沒有了糧食,全部餓死,土皇帝的兵才攻上去?!?br/> 這樣的故事或許是真,或許是編出來的,但摘星臺確實是一個地質(zhì)很獨特的所在,結(jié)合四周的山壁、河溝、故事,做一個景區(qū)也有些基本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