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人吃了一頓備受折磨的晌午飯,又都揣著心事,飯后就都散了。
各房頭都回自家屋子歇晌。
李景福和喬細妹,是最早遷到靠山屯的移民之一。
當初因為逃荒離了故鄉(xiāng),來到山高水深的渤??ぴ鋺簦苁浅粤艘环囝^。
但來得早,自然也有來得早的好處。
比方說這籬笆院兒的面積就很大,房子也蓋得相當寬敞。
從老兩口到五個兒子,每個房頭兒,自己都有三間房。
兩間臥室,一間廚房。
全家人的口糧,都是喬細妹收著。
全家人吃飯都在一處。做飯自然也都在大廚房。
各房頭的小廚房是不做飯的。
一般只用來燒炕、燒水。
老李家院子的格局,有點像李云心見過的傳統(tǒng)四合院,但并沒有那么嚴格。
正經(jīng)的青磚紅瓦房,只有正房五間、耳房兩間,和兩側(cè)的廂房各六間。
倒座房的位置,卻是一片菜地。
后罩房的位置是豬圈、雞舍,和幾間倉房。
豬圈和倉房是用泥坯加稻草蓋起來的。雞舍干脆就是用竹籬笆圍起來的。
四房住在西廂。
李榆牽著長子李希賢走在前頭,馮氏抱著幼子李希杰,落后一步。
李云柔一手牽著李云心,一手牽著李云舒,跟在后頭。
一家人進了西廂的臥房,就都脫了鞋子上炕。
李云舒聳動了兩下小鼻子:
“真香!我好像聞到烤魚味兒了!”
饒是滿腹心事,馮氏也忍不住笑了。嗔道:
“舒姐兒,你這小饞貓兒!哪來的烤魚味兒?我怎么就只聞到了臭腳丫子味兒?
我看你呀,是晌午那魚,沒吃足興吧?”
李云舒不服氣地使勁兒嗅了嗅,然后指著炕里窗根兒底下,馮氏的樟木箱子:
“就是從那兒飄過來的!”
李云心頓時出了一頭冷汗,急急地按下她的手:
“好妹子,你別吵吵。待會兒姐就給你吃,??!”
李云舒瞪大了眼睛,兩顆黑瞳仁兒亮得就像兩顆星星:
“???還真有???!”
“噓……”
李云心急忙把食指豎在唇邊,示意李云舒保持安靜。
李云舒一邊用力地點頭,一邊無聲地笑了,兩只大眼也彎彎地,成了兩個小月牙兒。
李榆卻有點兒不高興:
“心姐兒,你咋還教你妹子不學(xué)好涅?”
李云心一頭霧水,迷茫地看著李榆。
李榆長嘆一聲:
“你這烤魚,給你爺你奶送一份了么?”
李云心:生魚我不都全額上繳了么?
只聽李榆又說:
“這烤魚,你自己吃獨食也就罷了。為啥還教你妹子也吃獨食呢?
這不是教你妹子不學(xué)好么?”
李云心差點抑制不住翻白眼兒的沖動。
如果不是李云柔眼疾手快,偷偷掐了她一把,她差點就張嘴反駁回去。
既然得了李云柔的提醒,李云心也只好低眉順眼,不吱聲了。
李榆絮絮叨叨地說了半晌。
直到馮氏實在聽不下去,出來打圓場,方才告一段落。
馮氏伺候李榆用溫水擦了把臉,給他鋪開了被褥,讓他躺下歇個午覺。
期間抽空兒悄悄給李云柔使了個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