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魏軍回歸北岸后,王濬算算時間,要趕在冰封前趕去中瀆水入江口,現(xiàn)在就要趕緊出發(fā)了,于是告別了張遼后,分了一半的樓船軍士卒操縱俘獲的吳軍舟船送去高郵,剩下的樓船軍乘坐新式樓船前往入江口。
這一批吳軍舟船大大增加了樓船軍的實力,雖然這些俘獲的樓船、艨沖、斗艦并沒有加裝拍桿,但是也可以大大增加魏軍的運輸能力,畢竟這次兗州軍和徐州軍在一起不加上水軍,也有著差不多兩萬六千人,何況俘獲的幾艘樓船都是東吳水軍中排在前列的幾艘大船。
這幾艘樓船直接編入了樓船軍的編制,隨著王濬一起開往入江口。
另一方面,鎮(zhèn)東將軍曹休命令臧霸率領萬余人乘輕船五百追擊,攻襲徐陵。
這種痛打落水狗的戰(zhàn)斗對于臧霸來說,那是一個輕車熟路。
臧霸帶著魏軍,輕輕松松殺略吳軍數(shù)千人。
豈料吳軍中也有良將,吳將全琮、徐盛率軍反擊臧霸,一舉擊退魏軍,追斬臧霸的部將尹盧,殺獲數(shù)百。
臧霸一看情形不利,立刻帶著部曲跑了,其他魏軍一看主將和主將的部曲都逃走了,也跟著一塊奔逃。
曹休看見前進的勢頭不利,只能命令魏軍退回洞口要塞,開始與吳軍僵持。
此時已經(jīng)進入十二月寒冬,夏侯稱已經(jīng)將舟船停放在中瀆水道入江口。
王凌帶著一萬兩千兗州軍抵達高郵,與夏侯稱會師。
夏侯稱看見兗州軍帶著大批糧草軍械抵達,激動的上前迎接,并向著王凌施晚輩禮。
王凌詫異道“君侯乃凌之上官,豈可亂禮?!?br/> 夏侯稱解釋道“稱與王君,先為親人,后為上官,此番還要仰仗王君?!?br/> 聽到這話,王凌心里十分舒服,結結實實的接受完夏侯稱和夏侯威的禮儀,然后再向著夏侯稱施禮。
眼下各路大軍齊聚,夏侯稱開始登臺拜將,準備出征。
全軍共有三萬人,其中兗州軍一萬兩千人,徐州軍一萬八千人。
全軍以夏侯稱為主帥,兗州軍分為兩軍,為大軍左右兩翼,為王凌、王廣父子統(tǒng)帥,左翼六千人為王凌統(tǒng)帥,右翼六千人由王廣統(tǒng)帥。
徐州軍方面,鄧艾、寇封領三千伏波軍、一千玄甲營為先鋒,鄧艾為先鋒大將,寇封為副將,抵達入江口后乘坐樓船軍新式樓船,為大軍先驅。
樓船軍四千人由王濬統(tǒng)帥,其中一千人負責全軍運輸調度,兩千人由王濬直屬搭乘新式樓船防備東吳水軍,蕩寇校尉文欽統(tǒng)帥一千原凌家水軍,搭乘新式樓船負責協(xié)助鄧艾登陸。
徐州治中王澤統(tǒng)帥一千郡國兵,任糧官,負責糧草調度。
廣陵太守屈晃統(tǒng)帥郡國兵六千人為中軍。
徐州功曹從事夏侯威統(tǒng)帥郡國兵三千人為親軍,拱衛(wèi)主帥夏侯稱。
待大軍抵達入江口后,由鄧艾、文欽先行出擊,站穩(wěn)腳跟,大軍隨后。
這次夏侯稱選擇的攻擊方向,正是中瀆水入江口的對岸“京城要塞”。
此城于作為建鄴的東部屏障,位置十分險要,拿下這里,無論是建鄴還是江東六郡,都將暴露在魏軍的兵鋒之下。
京城要塞建于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是孫權在京口臨江的北固山居高臨下建造一座堅固的軍事堡壘“京城”,俗稱鐵甕城,這一段的長江河段也被稱為京江。
這里也是赤壁之戰(zhàn)發(fā)生時,孫權的所在的都城,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十二月末,大軍在入江口集結完畢,夏侯稱親自送鄧艾等人上船。
鄧艾寇封一行四千人帶著玄甲營的戰(zhàn)馬登上了新式樓船。
文欽準備了兩艘新式樓船,兩艘普通樓船運輸鄧艾等人。
誓師后正式出發(fā),王濬率領兩千人乘坐兩艘新式樓船,跟在左面防備東吳水軍。
京城要塞東、西、北三面是浩瀚的長江天險,僅有南部可以通行,整個要塞圍繞著北固山建造。
留給魏軍的機會只有先行登陸,在圍困京城。
由于要塞地勢較高,拍桿無法對其造成傷害,選擇這里也是看中吳軍對京城要塞的自信,這里的守備并不森嚴,魏軍可以輕松登陸。
沿途樓船軍撞上了小股東吳水軍,這些人是負責在長江上游弋,探聽消息的。
無一例外,都被王濬送去泰山冥府了。
魏軍接近京城要塞時,城中的吳軍發(fā)現(xiàn)了江面上的魏軍,趕忙派出快馬,通告周邊郡縣魏軍來襲的消息。
魏軍很順利的在京口登陸,奇怪的是并未見到吳軍前來阻擋。
鄧艾、寇封開始組織士卒登陸。
王濬則帶著部眾回去接應夏侯稱的大軍。
寇封有些疑惑向著鄧艾問道。
“士載,吳軍可是有詐?為何放任我等上岸?!?br/> 還沒等鄧艾開口,文欽就大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