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輕嘆了一口氣,劉名舉說道:“這幾年,北有韃子入侵、西有匈奴禍亂,東有倭寇橫行,西南還有流民暴動,國家不太平??!”
“每年,光是軍餉支出,就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
“在這樣的情況下,宮里卻還在大興土木,光是重修三大殿和清華園,花費就超過了500萬兩白銀!這還是明賬!背地里還有多少開支,就沒人知道了!”
“還有我們浙江去年修的白馬河大堤,原本100萬兩白銀就足以修好的工程,最后卻硬是花了250萬!”
“國庫怎能經(jīng)得起這樣的折騰?早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巨大的虧空!”
“不瞞先生說,光是每年向朝廷討要軍餉,我就不知道要花費多少精力!”
“朝廷在這個時候提出來改稻為桑,增加收入,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想法!如果能夠順利推行,確實可以充盈國庫,富國利民!”
“稱為國策,絕不為過!”
“可惜啊,朝廷的籌劃雖好,可是到了具體實施的時候就走了樣!”
說到這兒,劉名舉火氣上涌,長身而起,背負(fù)雙手,一邊踱步一邊說道:“你剛才問,這些百姓為什么不愿意改稻為桑?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
“如果按照正常市價的話,一畝桑田確實可以多收五分利!”
“可是,你覺得老百姓能把這五分利輕松拿到手里嗎?”
“另外,田里的禾苗已經(jīng)半米多高,再有一兩個月就可以收割了!如果現(xiàn)在就毀掉禾苗,改種桑樹,那么老百姓下半年吃什么?”
“浙江省七山二水一分田,老百姓的人均耕地很少,辛辛苦苦勞作一年下來,除去各種賦稅之后,人均到手的大米尚不足兩百斤,哪怕是換成了粗糧,也只夠勉強(qiáng)果腹的,根本就沒有余糧!”
“如果現(xiàn)在改稻為桑,那就少了一季收成。到了秋季,老百姓無糧可吃,就一定會向大戶借糧!借糧就需要抵押!老百姓能拿什么抵押?只有農(nóng)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