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占文頓了頓,話峰一轉道:“關于殲轟七a飛控軟件開發(fā),我想還是請六一八所的高明同志來說一說吧,因為這套飛控系統(tǒng)是由兩所共同合作完成,除了控制律軟件外,基本上是由他們主要負責的。”
這時候大家伙兒都把目光投向了一名中年人,六一八所的飛控專家高明。
在殲轟七a的設計研制當中,六一八所負責了飛控系統(tǒng)的大部分研制開發(fā)工作,作為中國航空工業(yè)集產品設計、開發(fā)、生產、服務于一體的導航、制導與控制技術研發(fā)中心,涉及多個行業(yè)和國防科技領域,產品橫向覆蓋多類飛行器,縱向貫穿從零部件制造到系統(tǒng)集成的全過程。
無論是殲八二飛機的電傳系統(tǒng)研制,還是殲十戰(zhàn)斗機的飛控系統(tǒng)開發(fā),都有它的身影,也就是說,整個國內戰(zhàn)機的飛控軟件編寫,都是六一八所負責完成。
高明便是經驗非常豐富的飛軟系統(tǒng)專家,參與了多型飛機的飛控系統(tǒng)開發(fā)工作,在殲轟七a項目中,高明便是飛控軟件開發(fā)總體負責人。
高明沉聲道:“各位領導,專家,下面我就從飛控的角度說一說這一次試飛事故的原因分析,關于飛控系統(tǒng)硬件的研制和軟件的程序編寫,是由我所完成,由我本人總體負責,因為我們對這次試飛事故,也進行了認真的分析。關于飛控軟件,剛才唐總師說了,采用了容錯技術,發(fā)生錯誤的概率基本上沒有,大家也都清楚,飛控軟件缺陷發(fā)生的概率在千萬小時分之一以上,也就是說咱們的殲轟七a戰(zhàn)機,飛行時間累積一千萬小時,可能會出現一次錯誤,大家想想這是不可能出現的?!?br/> “而且這套軟件,雖然是由我所負責編寫,但也是由主機所進行了檢查,然后共同安裝檢測,當時的評審會上,專家組也明確表示非常好。所以在飛控軟件上的缺陷,是不可能有的。兩所共同對飛控系統(tǒng)可靠性進行對比分析結果顯示,這套系統(tǒng)表現良好,我們攻克了飛控系統(tǒng)余度配置、同步算法、余度通道間信息交換與共享、電磁兼容、故障檢測隔離與重構、機內自檢測等一系列關鍵技術。而這一次飛機姿態(tài)失控,我們認為與飛控系統(tǒng)無關,應是外界因素導致?!备呙髡f完了,便不再多作解釋。
這下子,會議就陷入了僵局,如果說飛控系統(tǒng)也沒有問題,試飛員的操作更是沒有問題,那問題出在哪兒呢?
今天這個事故分析會,怕是分析不出個結果了。
只有林鵬才知道,事故的真正原因,就是軟件代碼上的一個隱形錯誤導致的。
但是他作為整個會議室里資歷最淺的人,也不可能站起來說啊,再者他要站起來說了,恐怕也沒有人會相信他的。
更重要的是六一八所的專家自己都說了,飛控軟件不可能有問題,他這時候要是站起來說有問題,那不是打別人的臉嗎?當然這也是打六零三所,打一飛院,打唐總師的臉啊!
可是這個問題怎么才能解決呢?
林鵬也陷入了糾結當中,怎么樣才能讓大家知道問題出在哪兒,然后去解決它,但是又不能傷了和氣和臉面,更不能讓人知道他是怎么知道飛控軟件代碼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