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徐澤就知道一個以當(dāng)前條件就可以用的活魚保鮮辦法,但此時眾漁戶還只是把他當(dāng)成一個行俠仗義的“大俠”,而不是為其馬首是瞻,言聽計從的“首領(lǐng)”,沒把眾人擰成一股繩之前,拿出來再多辦法也只能解一時之急,卻解不了一世之憂。
徐澤抬手虛壓,待眾人噤聲。
徐澤才說:“此事不急一時,先統(tǒng)計一下各家的人數(shù)、船只等基本情況,算算究竟要多少漁稅。你們等會回去后,跟家人商量一下田異剛才的提議,明日再作安排?!?br/> 這里人本就不多,統(tǒng)計起來倒是很簡單,一會就有了結(jié)果。
28戶人家合計有青壯男子44,青壯女子29,老人15,孩子21,共109人,平均每戶不足四人,這也正常,官府雖不限遷籍,但除非天災(zāi)和戰(zhàn)亂,愿意背井離鄉(xiāng),來此無萍之地的,不是江洋大盜,便是沒有啥應(yīng)對風(fēng)險能力的小門小戶。
見飯已經(jīng)煮好,徐澤直接說明日的行程安排:“不搞清楚梁山上的事,心里還是不踏實,明日一早我就上山看看,老實,你身子骨不利落,明天就別下水了,把船借我用一天。你們?nèi)羰窍牒驮谙乱黄鹕狭荷娇纯吹模魅粘綍r前來找我?!?br/> 眾人聽到這個的消息,又是一陣鬧哄,紛紛說梁山上的人不安分,去不得。
徐澤不說話,只安靜的看著眾人,待眾人終于冷靜下來,才說“此事已定,勿再議”,說完便吩咐王四打飯。
苦命人家吃飯可沒啥精致小碗,鍋又不大,一人只能盛淺淺地一碗,幫忙的孩子和婦人也有,都舍不得吃,雖然各家也換糧食吃,但誰舍得吃干飯???這些飯是要帶回家,配其他食材再加工后吃的。
徐澤也不為難這些人,待打完飯,便讓他們拾根柴火照亮,帶著孩子婦人趕緊回家,眾人又千恩萬謝拜別。
待吃完飯洗完澡,王四已支好帳篷,徐澤交待次日安排后,就直接鉆進帳篷睡了。
穆夯子扯了一堆草,往地上一鋪,倒頭呼呼大睡,流浪多年,他早就習(xí)慣了這種生活。
王四卻沒睡,他還要不斷的添艾草驅(qū)蚊,而且他可不敢信任穆夯子和這幫漁戶,還有離開的康仁。
以前的王四蝸居史家村一地,沒啥見識,也沒啥抱負,有點小聰明就沾沾自喜,自從跟著徐澤后,他感覺自己的世界完全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