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蜜餞工廠原來綠化很好,又是古樸建筑,規(guī)劃改建成一個文化觀光園,此處人少地廣,成了白水州元宵賞燈的定點之一,原來工廠的煙囪設計成小城展示文化和城市風貌的大罐秀,吸引眾光游覽者的目光。
但熱鬧僅限于節(jié)日和小型書畫工藝展期間,平時這里羅可門雀,唯有夜晚的餐館稍微有點人氣,從工廠大門進來,走過一段長長的綠化地帶,兩邊都是蒼蒼大葉榕、櫻花和多色的三角梅。到了噴泉廣場,從廣場右轉過一條小路,跟著斜坡上行,行走十五分鐘左右坡頂平緩之地,梅間小筑就在那里。
從黃一曦的家到這里并不遠,黃一曦沒有叫車,用微信刷了小黃人慢悠悠騎到這里,也只堪堪十五分鐘,吳美麗正從一輛小車下來,往后車箱走去。
梅間小筑邊就有小黃人停放地點,那還是此間老板向市政工程處的同學爭取的,白水州的舊市區(qū)不大,周圍的人從這里小酌回去,也不用叫代駕,騎上小黃人無疑是最佳交通方式。
黃一曦還了小黃人,走到小車旁邊,看到正彎下腰搬啤酒的張亞星,趕緊上前打招呼。
張亞星個子很高,有一米八十,長得很帥,和一米五五的吳美麗就是俗稱的熱水瓶和茶杯的搭配,兩個人不止身高上的差別,就是年紀也相差許多,張亞星今年已經(jīng)四十歲了,吳美麗才三十一,但他長得年輕,和娃娃臉的吳美麗看起來相差不大,很相配。
黃一曦小時候很聰明,四歲時就會從一數(shù)到一百,五歲的時候,一個經(jīng)過她家的代課老師聽到她數(shù)數(shù)時大感驚訝,想讓她去學校上學,卻沒有成功,這讓五歲的黃一曦感到人生灰暗,六歲的時候黃一曦終于想到一個辦法,自己假裝七歲,和吳美麗一起去報名。
可這只不過小聰明,抵不上吳美麗的大聰明,吳美麗九歲時,鄰鎮(zhèn)的十八歲的張亞星子承父職,進了她們老家的供銷社,據(jù)吳美麗后來交代,就是在那一年冬天,她雙手開裂,拿著一毛錢要去供銷社買蛤蜊裝的雪花膏,正是張亞星接待她,當張亞星告知昊美麗那一毛錢買不到一盒蛤蜊膏看到她失望表情后,不由自主地送了一盒。
當時的供銷社是張亞星承包的,這是他多年來唯一做過的一次蝕本生意,卻因此賺來一個妻子。至今黃一曦一直弄不清楚,當年的她和吳美麗同住一個大厝里,兩家的廚房就在東西兩邊,不管是上學還是下課,兩個人除了睡覺時間,可以說是形影不離,吳美麗到底是什么時候和張亞星在一起呢?
這不能怪黃一曦遲鈍,這姑娘的腦子里就沒那根弦,即使是眾人取哄她和商洛宇那么多年,她都一直沒有意識到自己和商洛宇是情侶關系,所以即使后來兩個人分開,她也沒有真正怪過商洛宇。
講道理的姑娘只是一直很難過。
黃一曦轉學后,吳美麗為了早點結婚脫離家庭,初中畢業(yè)就去讀了職業(yè)中專,黃一曦剛參加完高考,馬上接到吳美麗的請?zhí)姷綇垇喰堑臅r候,黃一曦一直是懵懂的,老家的供銷社里,什么時候有了這么一個帥哥,還說也認識她好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