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www.shumilou.co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m.shumilou.co
是勛說要給曹德推薦人才,提了一個是儀,提了一個王修,然后才剛提了半個太史慈,突然間就啞了火。曹德不禁就問啦:“太史子義之名,我亦有所耳聞。宏輔住口不言,莫非此人不易招致么?”
是勛心說招不招在你,來不來在人家,這我可打不了保票。要是按照slg游戲的慣常設定,只要“相性”別差太多,只要你派個合適的人去招,對方肯定上門,但在現(xiàn)實社會當中,那問題可就復雜多了。在他印象里,王修最后是跟了曹操的,但那要等官渡大戰(zhàn)以后,這會兒論起招牌來,明顯袁紹比曹操亮,袁譚也比曹德亮,曹德后下手是肯定遭殃啊,先下手能不能為強,也還在未知之數(shù)。
是儀和太史慈在原本的歷史上都跟了孫家,那就有一半兒出于無奈——你都已經(jīng)跑江東呆著去了,不跟孫家還能跟誰?可是如今憑空多出了自己這只小蝴蝶,更因為這只小蝴蝶,使得曹德保住了小命,還一步登天當上濟陰太守,要是趁這二位南渡長江前就先給攔下,那就有羅致麾下的希望。當然啦,希望歸希望,成功的幾率誰也算不出來。
可是為什么是勛提到太史慈,才說了一半兒就突然打住呢?他隨即就給曹德亮明了答案:“子義文武并兼,非百里才也,可為大將。召來濟陰,恐有所屈……”王修和是儀過來,你把他們當屬吏,當賓客,或者放出去做個縣令、縣丞啥的,那都不算屈才,可是太史慈不同啊,人家將來有希望做江東有名的上將,跑你這么個小小的濟陰郡來窩著,那不是大材小用嗎?
“原來如此,”曹德聽了這話,倒是也不生氣,反而腆著張臉湊過來說,“我即刻派人去延請這三位。太史子義終究是白身,來我這兒當個屬吏、縣尉啥的,也只是第一步而已,他的能耐要真有宏輔你說的那么強,難道我就不會把他推薦給我哥嗎?人才從來不嫌多,我這兒是缺人,我哥那兒也不是說就已經(jīng)人滿為患,擠不進去個太史子義了呀?!?br/> 好吧好吧,隨便你。是勛想了一想,干脆又把盧洪推薦給了曹德,說程立是只鵬鳥,當縣令委屈了點兒,盧洪也是只大雁,當上計吏更委屈。曹德順手就取了筆墨來,把這幾個人名兒全給記下了。
是勛在定陶盤桓了三天,然后暫別曹德,返回鄄城。他先進城見了曹操——曹操才剛打敗了侵擾陳留郡的袁術(shù)軍,征塵未洗,就先扯著是勛,大大地夸獎了他一番。曹操說讓宏輔你做個假佐確實太屈才了,你就暫且先當一段成陽令吧——關于舉孝廉的事情兒,你先別著急,我今年已經(jīng)舉了自家兄弟曹德了,等明年再讓曹德把你給舉上去,那就皆大歡喜。
漢代舉孝廉是做官的正途,就跟后世考進士差不太多。按照原本的規(guī)矩,得要各郡國的守、相每年從自己轄區(qū)內(nèi)挑選“孝順親長,廉能正直”的士人各一位,刺史是沒有這個資格的。也就是說,是勛只有去求北海相孔融來舉自己,而曹德得去央告老家豫州沛國的國相。可是到了最近這些年,一方面各地士庶的流動量都很大,守、相往往無人可舉,而真正的人才又距離自己老家十萬八千里,另方面隨著刺史的權(quán)柄擴大,從監(jiān)察官員躍升為地方軍政首長,所以經(jīng)常就有刺史舉孝廉的事兒發(fā)生,也經(jīng)常有守、相推舉原籍不是自己轄區(qū)內(nèi)的人士。所以曹操可以推舉兄弟曹德,但曹德要是在自己都不是孝廉出身的情況下推薦是勛,多少有點兒不好聽,恐怕有礙清議,所以曹操要是勛再等上一年。
照道理,孝廉不是說舉就舉了的,還得派公家馬車把人送到京城里去核查,等待朝廷正式批復??墒堑搅诉@年月,朝廷又算神馬東西了?關東諸侯當中,膽子小點兒的比方說陶謙,就還時不時地派人往長安送點兒貢品,假模假式地表示服從中央領導;膽子肥點兒的比方說袁紹,壓根兒就不承認漢獻帝(當然啦,獻帝是死后才給上的謚號)是正統(tǒng),說那是董卓擅立的偽帝。袁紹就曾經(jīng)還想擁戴幽州牧劉虞當他控制下的“真皇帝”來著,可惜反對的人太多,劉虞本人也不樂意,這才無疾而終。
所以說,曹操推舉自家兄弟為孝廉,只要裝模作樣寫道薦表,然后往自家檔案庫里一塞,那就算齊活。等明年曹德推舉是勛為孝廉,也可以照方抓藥,只要濟陰郡的檔案庫里有相關文件,手續(xù)齊全就行,至于長安的朝廷知不知道這情況,那又關我屁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