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殿,一層的大殿不算在內(nèi),總共是六層。
像是代表佛所說的六道輪回之意,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不斷的輪回,經(jīng)歷種種不同的人生,體驗別樣的人生百態(tài)。
沒準在下一刻,你就能堪破虛無成就永生,人生在世不過是一場歷練,所以你自己選擇的人生自己怎樣過,都是屬于你自己。
是好,是壞,也是你自己。
修得上善至欲天,仍是要墮入輪回之中,繼續(xù)這種苦難,近于無休無止。
七號幾人在第五層看到這樣一段壁畫,怎么也想到居然是佛教的六道輪回圖。
而六道輪回圖顯示凡夫眾生在六道中生死輪回的圖解之意,它闡明了苦的來源、脫苦的方法及脫苦的自在境界。
六道輪回圖是釋迦牟尼佛所教導(dǎo)的輪回理論的昭示圖。
圖右上方佛手指日月開示滅苦及脫出輪回苦海的方法。
六道眾生透過佛法的修行,最後終得解脫輪回、登佛凈土。
六道在內(nèi)的大輪,由無常死主手持及口咬,表示六道內(nèi)的有情眾生,無一可逃離死主的掌握。
幾次是,鴿、蛇及豬;這三種動物,分別表義貪、瞋、癡這三毒。
二圈,生、死及中陰,在這個肉體滅亡后,我們的意識會先進入一個“中陰”的階段,然后便再次輪回投生,得到新的肉身,以另種生命形式延續(xù)生存。
環(huán)的半邊是黑暗的,另半邊則是光明的。
在黑暗的半邊環(huán)中,有人被分為三串綁住拉扯,這是代表了將投入畜牲、餓鬼及地獄道的中陰身。光明的另半環(huán)中,代表將生于天道、阿修羅道及人道這三種生命形式的中陰身,甚至,更高的修行可解脫輪回。
佛教認為,人及眾生并非僅有一次生死,而是有前世、后世乃至生生世世,絕大多數(shù)皆在生死中流轉(zhuǎn)。依眾生所具善惡之業(yè)的多少,而輪回于六道。
“可?這很奇怪?”七號想到一個問題,此圖與羌人部落隸屬于周朝早期,根本與歷史不符合。
“佛教傳入華夏的具體時間和年代,的確很難考定,但也不會出現(xiàn)如此偏差!”王立言也皺眉想到這個問題,看來地球這顆渡劫星的水很深,道佛之間都參與其中。
七號皺眉點力點頭:“聚歷史記載,佛教最初傳入時,不過在少數(shù)人中奉行,未必為上層官府和史官之流所注意?!?br/> “公元前二年,大月支國,原居我國甘肅的一個強盛的少數(shù)民族西遷中亞后建立的國家。”
“國王的使者伊存到了當(dāng)時中國的首都長安即今西安,他口授佛經(jīng)給一個名叫景盧的博士弟子,這是中國史書上關(guān)于佛教傳入中國的最早的記錄?!?br/> “可推斷,由于在此一百二十年前漢武帝開辟西域交通的結(jié)果,當(dāng)時由印度傳布到中亞細亞的佛教很可能早已通過行旅往來而向東方漸進?!?br/> “也有傳說:在與印度阿育王(約公元前272——226在位)同時的秦始皇(公元前246——210在位)時代,已有印度的沙門室利房等十八人來到我國咸陽。”
“阿育王時舉行第三次結(jié)集約在公元前250年,會后派大德赴各國傳教,前來中國很有可能。另外,也有認為宋玉《高唐賦》和《史記·始皇本紀》中的“羨門”即沙門的,但因無譯述學(xué)說傳世,無從確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