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環(huán)球書院目前有只兩個地點,一處設(shè)在外城的宜北坊,此處是環(huán)球書院的分院,主要是教授幼童啟蒙,以及傳授一些低中等層次的知識,目前此處已經(jīng)在裝修,過上一段時日便可招生了;
一處設(shè)在三角淀,此處是環(huán)球書院的總院,將來環(huán)球書院各地分院弟子中的能力出眾者,以及大明各地能通過環(huán)球書院總院考核的優(yōu)秀人才,方能前往三角淀總院學(xué)習(xí)。
那里傳授并研究各種前沿高深的知識,比如這研究制造中成藥和傳授外科手術(shù)的方法。
三角淀總院,目前小侄以及派出人員在那里收購?fù)恋?,勘探地形,建設(shè)施工還未開始?!?br/> “三角淀?你說的是天津衛(wèi)附近三角淀?”弘治皇帝疑惑道。
“嗯?!?br/> 李兆同點了點頭,他對于弘治皇帝知道三角淀一點都不奇怪,畢竟弘治皇帝當(dāng)政這么多年的最大功績之一,就是治水,其中還涌現(xiàn)了三大治水名臣:劉大夏、白昂、徐貫。
劉大夏自不必多說,這位老哥很多人都熟悉,最有名的當(dāng)屬傳他把鄭和下西洋的資料給燒了這一謠言。
白昂和徐貫雖然清朝張廷玉帶人修的《明史》沒有記載,可這兩位老哥的功績,一點都不輸于劉大夏。
弘治皇帝知道三角淀,大概是從白昂這里知道的,因為白昂治理的是黃河。
白昂當(dāng)時治理黃河黃河的方法,用的是著名奸臣徐有貞做的水箱放水實驗的理論,即:
找兩個容量一樣的水箱,裝同樣多的水,一個在底部戳一個大洞,一個在底部戳面積與大洞相等的若干個小洞,開始放水,最后結(jié)果會證明,被戳若干個小洞的水箱里的水會先放完。
這個實驗如果沒有李兆同這個變數(shù),四百多年后,美帝的物理學(xué)家史密斯也會做上一遍,然后以此為理論基礎(chǔ),開鑿了著名的巴拿馬的運河。
徐有貞雖然不是好玩意兒,但他的水箱放水實驗的理論是正確的。
白昂對此深信不疑。
所以,弘治二年黃河水泛濫的時候,他選擇在河南陽武宿州的古汴河進行開工,沿陽武修筑河堤,防止黃河水北上,然后疏通古汴河,引黃河水入汴河。
然后,按照徐有貞的理論,在汴河和淮河之間人工開掘大大小小的河流,將汴河和淮河連通起來,引黃河水從淮河入海。
但是,他這個方案,有一個很大的漏洞,那就是淮河的承受力有限,一旦洪水更大,淮河沿岸必然完蛋了!
白昂也發(fā)現(xiàn)了這個漏洞,于是他上奏朝廷,再在山東東平至青縣開辟十二條河流,將部分黃河水引入大清河和小清河入海。
很可惜,這封奏章在朝廷吵了很久,支持白昂的只有紙糊三閣老中的唯一混入弘治朝的劉吉,以及朝廷沒錢,最終,不修……
這也就有了后來弘治六年淮河洪水泛濫,劉大夏在蘇北淮河流域治水累到吐血的故事。
三角淀,就是受大清河泛濫形成的,弘治皇帝知道它,大致是源于此的。
畢竟當(dāng)時白昂提出引部分黃河水從大清河入海,弘治皇帝他們在討論地時候,也需要考慮大清河的問題。
大清河的泛濫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三角淀,你要再來一部分黃河水,那這大清河沿岸也必然會有一些遭殃的地方,其中,最難受的當(dāng)屬三角淀的擴張。
所以,不難理解了吧!
至于李兆同為什么要將環(huán)球書院的總部選址三角淀,那就更好理解了,因為三角淀連通海河,可以從海河入海?。?br/> 未來,李兆同是打算在此建造造船廠和船只修理廠的。
為什么選擇此地,而不選擇海邊,很簡單,為了對付船蛆!
船蛆這種生物,對海洋中碼頭、木樁和木船等木質(zhì)設(shè)備破壞嚴重,然而這種生物很難適應(yīng)淡水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