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伴著臺風(fēng)細雨趕走了這座城市最后的夏日。
躲在城市角落里的夏天再也無處躲藏,被秋雨涼風(fēng)一掃而盡。
連續(xù)幾日,大家都在討論抄襲事件,想起來還真是大快人心。
流云的小說下面的確有一百多條評論,都是含沙射影或者直接怒懟那條給流云添了不少煩惱的評論。
這些都是那個沐春做的好事吧。
好像并不僅僅如此,不僅是一百多條評論,一直到周四晚間,新的評論仍舊絡(luò)繹不絕。
有讀者翻到了流云的小說中抄襲作者的留言,于是一番正義凜然的評論越攢越多,最后,想要找到那條惹得流云心神不安的評論也變得困難。
仿如淹沒在海邊砂石中的一塊碎玻璃。
流云起初還是覺得痛快,雖然自己沒有親身參與這件事,但是這些怒罵該作者的評論對他而言也是一種暢快的宣泄。
好像他借助別人的言辭狠狠回擊了一下那個人。
但到了周四晚上,流云正要結(jié)束t204那篇3萬多字的短篇故事時,他又卡住了。
這樣寫會不會被認為是抄襲呢?
原本也許大家對類似的點子還是比較包容的,只要寫出自己的故事,沒人會指責(zé)什么。
可是人就是這樣,因為有了一個作者這樣的抄襲行為,人們就對抄襲異常敏感,也許一般的情節(jié)類似也會被認為是惡意抄襲吧。
作者有時候難免借鑒一些其他小說的創(chuàng)作元素,要是讀者正好非常敏感,免不了會被說抄襲吧。
t204的故事即將結(jié)尾,這本來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每次開始一個小說創(chuàng)作的時候常常是帶著興奮的心情,全情投入,有時候,一口氣可以寫一兩萬字。
到了小說發(fā)展到中間部分時,就會覺得疲勞、無力,故事自己產(chǎn)生的節(jié)奏擾亂了作者的思緒。這個時候往往是最難熬的。
即使是成熟的作者也不可避免創(chuàng)作時的低潮。
等度過這個階段,故事即將進入尾聲時,通常也是故事最精彩的階段,故事中的疑問逐步揭開答案,人物感情走向一個必然的結(jié)果。
當寫完最后一行字時,作者總會感到滿足。會想要稍作休息,沉浸在完稿的滿足之中,或者有了更大的動力和情緒投入下一個小說的創(chuàng)作。
當然,失落也常常伴隨完稿而來,可大多數(shù)作者還是會滿足多過失落的。
流云越來越難以從完稿中感受到快樂,他覺得自己就是那一小部分特別可憐的作者,開始的時候不會很興奮,結(jié)束的時候也不會很滿足。
總覺得欠缺,又害怕江郎才盡。
越是不想承認,越是覺得“快寫不下去了”這樣的蛛絲馬跡無處不在,好像隨時都會讓他舉手投降,承認自己不是寫作的料。
流云的手又抖了起來,這一次,似乎比之前都更嚴重。
明明就快要從這個故事中解脫出來。
不論怎樣捏著兩只手,放松關(guān)節(jié),在桌面上拉伸手指韌帶,都沒有效果。
流云想到,前幾年剛開始每天打字的時候,還會堅持做一下手指訓(xùn)練,后來早就把手指訓(xùn)練之類的事忘記了。
流云放下電腦,不甘心地起身打算去浴室洗個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