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幾天,四個人都是聚在一起練習這個十二周天青竹劍陣,但是練習下來的結(jié)果卻并不理想。
不過這件事卻可想而知,劍法以千變?nèi)f化,進攻犀利著稱,這樣的東西怎么能是三天兩天煉成的。
看著這個情況,四個人也是愁眉不展,也覺得這么做不行。
最后還是向問禮提議,不用追求劍陣要求的平衡,而是按照各自的特點,合理的分配在劍陣的位置。
一合計,還真的被四個人找出一個辦法。
四個人中,李秋生劍術(shù)天賦最高,加上雖然以前只練過半生不熟的碧水一心,但畢竟也算是有過經(jīng)驗的。
所以,在進攻的時候,出劍的事情就讓李秋生來。
而向問禮和龔義,劍法上沒有什么天賦,所以就只需要練習一招移轉(zhuǎn),這一招也只有非常簡單的功能,就是把能避開的攻擊避開,避不開的就傳遞給所有人分擔。
雖然這一招也頗為巧妙,但是向問禮和龔義兩個人勤加練習,也頗得了幾分神韻。
而郭有余身體魁梧,力量和恢復能力都是出類拔萃,就負責當后門一樣的角色,把大家不能承受的攻擊接下來,排出去。
這樣的分工讓形式驟然明朗,才幾天時間幾個人就練了個有模有樣。
而李秋生也覺得受益巨大,以前不能很好的控制飛劍主要因為是法力不支,就好像一個小孩子用一柄沉重的錘來做兵器,舉動都很難,如何能生的出巧來。而這一次因為這個十二周天青竹劍,注入青竹劍的法力一下增加到了幾倍,很多以前難以施展的劍術(shù)好像一下子找到了靈魂一般。
沒有多久,青竹劍就變得劍勢磅礴,精妙之處迭出,看了另外幾個人是驚喜連連。
就連前來指導的左如山看到了,也是連連點頭,“沒想到你們才這么幾天就把這個劍陣搞出這般威勢來,看來是我大田峰興起有望?!?br/> “以前聽說在七峰斗劍中秋生對李峰的那一戰(zhàn),最后秋生用出了石破天驚的一劍,一舉擊敗了李峰,當時我聽了還覺得不信,卻沒想到原來那天的描述還是低估了秋生,他的劍法天賦應該更強。”
左如山心中暗嘆到。
劍陣的事情有了著落,眾人都稍稍安心了一些。
就在這個的差不多同時,又一個好詳細傳來。
郭有余進階靈動三層已經(jīng)有一年多了,前一段時間又練成了莽山勁,又強化了一次本來就底子很好的身體。
七峰斗劍之后,郭有余馬上開始了體修的修煉。
主修的功法是一部象山功,在體修中也算不錯的功法。
因為本身的底子就厚,沒用多久就連破兩級,體修也到了靈動二層的境界。
最近一段時間,特別是被大田峰主左如山收作親傳弟子后,發(fā)下了不少賞賜,左如山了解郭有余的情況,給的大部分都是一些能吃的靈材和增進修為的丹藥,別人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往往會積攢下來,細水長流。
但是在郭有余這里卻完全沒這回事,所有的賞賜讓此人沒有幾天都通通的吞到肚子里面去了,用他的話說:“吞到肚子里面的,永遠都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