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蕭縣令已經到了,劉茂不敢讓縣令久等,忙讓大勇背著七郎,迅速往爬山坡。
但劉茂自己就是個拖后腿的。
大勇背著七郎,還提著七郎的小竹簍都爬上了好遠,劉茂還在身后氣喘吁吁。
“劉大哥,你太慢了!快點??!”七郎趴在大勇背上,回頭為劉茂鼓勁。
劉茂雙手撐著大腿喘氣,喊道:“你們先上去,我隨后就到!”
七郎遠遠應著,搖頭晃腦地感嘆:“不是說君子六藝嗎?劉大哥也有點虛?。 ?br/> 大勇:“他請得起護衛(wèi)?!?br/> 七郎搖頭:“別人強都不如自己強,我以后要做天明村第一高手”……明年就認真習武!
不用等劉茂,大勇背著七郎仍健步如飛,不一會兒就到了山坡頂上,只見蕭縣令帶著一群人正在忙碌著。
看到七郎,蕭縣令招了招手。
七郎從大勇背上跳下,小跑著跑到蕭縣令跟前:“英明神武的縣令大人,我們又見面啦~~”
一時順口,又喊“大人”了。
蕭縣令失笑:“你過來看看,他們裝不好呢!為了你說的這個裝置,衙門花了三百貫,要是用不了,可要算你頭上?!?br/> 蕭縣令嚇唬著七郎。
七郎睜大了眼睛,這是又漲價了?那天他聽著衙役和鐵匠、木匠說話,連獨輪車加起來也沒有三百貫???
這賬到底是怎么算的?
為了避免這筆糊涂賬被算在自己頭上,七郎也不廢話,立刻去指導衙役、民夫安裝動滑輪組合。
其實這活并不復雜,之所以鬧半天搞不清楚,是這些人大多不認識字,連尺子都不會看,什么長度寬度角度的更鬧不明白。
七郎擼起袖子親自上陣,拿著尺子測量、定點,安排民夫打樁……民夫們一開始還不想聽他的,但有縣令在不遠處盯著,不聽也不行。
劉茂不知什么時候爬上了山坡,和蕭凌一樣不遠不近地看著七郎忙上忙下。
小小的一個娃娃,指揮起別人干活還似模似樣的,木樁子打好了,又要安裝滑輪架子。
“鉚釘要捶結實了,不然吊石頭的時候架子散了,就會砸到人!”清脆的童音喊著。
“好勒!”有人應著,“咚咚咚”地捶著鉚釘。
七郎又跳到另一邊……
一個上午過去,總算把輪滑架子組裝好,看著高高豎起的架子,干活的民夫都歡呼起來:“真架好了!小郎真有你的!”
蕭凌也走過來看,笑道:“這是做好了?”
七郎仰著頭說:“下午找人推絞盤,就可以把石頭從懸崖下面吊上來了,不過推絞盤也要力氣,得兩個壯漢才行。”
蕭凌往懸崖下方看了看,笑道:“即使要兩個壯漢,也比繞行山路省力,這件事你可立了大功勞?!?br/> 七郎鼓著臉擺了擺手:“英明神武的縣令大人不用把賬算我頭上就好了!”
蕭凌展顏一笑:“還生氣了?是我錯怪你,跟你賠罪了……不要喊‘大人’?!?br/> 他還當不得這小孩子的“爹”。
七郎沒想到蕭縣令那么快就認錯……也有些不好意思:“算了,不用賠罪,我們是朋友嘛!”
陪著蕭凌過來的下屬都驚訝地看了七郎一眼,這個鄉(xiāng)下小孩兒已經是縣令的朋友了?
此時已到了用午食的時間,有差吏送了民夫的午食過來,下午還要繼續(xù)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