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猛:
1、今世孟賁羅士信
有一對飛毛腿,使一條大鐵槍(一說鑌鐵棍),天生神力,水性過人,但生性憨傻,“吃飯不知道饑飽,睡覺不知道顛倒”
戰(zhàn)績:潼關(guān)口活捉魏文通,金堤關(guān)力擒伍天錫;四平山大戰(zhàn)李元霸
2、鐵槍大將來護(hù)兒
這里有兩個版本,本書按照《隋唐演義》來,來護(hù)兒官拜山東兵馬監(jiān)軍使,與秦瓊關(guān)系不睦。群雄反山東時,徠乎爾被羅士信殺死,兵器大鐵槍也被搶走(本書劇情與之不同,只是設(shè)定相同,這不算是劇透)
3、大錘公子秦用(也稱:銀面韋托)
兵器:黃銅倭瓜錘
坐騎:閃電黃龍駒
戰(zhàn)績:飛錘打死突厥大都督紅海
4、勇三郎王伯當(dāng)(也稱:白衣神箭)
瓦崗五虎將之一,在斷密澗,唐軍圍住李密和王伯當(dāng),為招降對手,李世民不惜下跪,以顯示其愛才之心,而王伯當(dāng)誓死追隨李密,表一將不侍二主之心意,最后和李密一起被唐軍射死于斷密澗。
戰(zhàn)績:射殺隋唐第示意條好漢,新文禮
四絕:
1、羅松的槍
也稱姜松,是羅成同父異母的哥哥,據(jù)傳是姜維后人,家傳姜家槍法出神入化,其未成年幼子便可敗羅成!大破一字長蛇陣時不穿盔甲和楊林交手,當(dāng)時秦瓊要求手下留情,那真是,想怎么扎,就怎么扎,說扎多淺,就能多淺,扎得楊林一身小眼。功夫練到如此收放自如,世間恐無幾人。
平書中還有這樣一段經(jīng)典:一猛一絕會一杰!講的便是羅士信、羅松會斗李元霸的那一次!當(dāng)時李元霸和羅士信的大錘和槍交在了一起,無人敢上前,羅松拍馬上前,用自己手中之槍將其挑開!由此也可見羅松之勇。
2、程咬金的三斧子半
程咬金夢中有一位老人教會了他全套精妙斧法,醒來演練,卻被俊達(dá)喝破,只記得三招半,這就是所謂“程咬金三斧”。是哪三招半,說法很多,不過無非下劈、橫抹、斜挑及擊刺等幾個關(guān)鍵動作,確實是斧法的精華所在,簡單而又實用。在打斗中,程咬金的前三斧半,威力無比,很多對手迅速崩潰;但只要挺住不敗,差不多就變成程咬金落花流水了。所以,程咬金三斧可說是一試金石,不能頂住的人是無法進(jìn)入好漢排名的。
程咬金外號混世魔王,一聲運氣極好,歷經(jīng)高祖、太宗、高宗、武則天、中宗、睿宗六朝,可以說是隋唐英雄中第一福將。
3、侯君集的輕功
侯君集,乃是凌霄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李世民的心腹大將之一,一身輕功無人能及,號稱小白猿。在白天的時候也能像猿猴一樣靈活,做事情而不備發(fā)現(xiàn)!
4、尚師徒的四寶
四寶:馬鳴盔,七翎甲,提爐槍,呼雷豹
馬鳴盔:又名夜明盔,盔上鑲有夜明珠,行夜路有如白晝。這珠上放出光來,周圍有五六里亮光,雖蟲蟻亦能看見。
七翎甲:又名唐猊鎧,特殊材料制成,刀槍不入,防御性極好。中心有七個魚角。穿在身上,當(dāng)有敵人潛入時,這七個魚角齊立起來報警。
提爐槍:又名提廬槍,重一百二十斤,被傷到傷口會流血不止。槍上有環(huán),用鎖鏈掛上一個香爐形的銅砣。將銅砣甩出,打擊遠(yuǎn)距離的敵人。槍上有小洞,將其插入活水之中會流出甘露,不但能解渴,還能解餓。
呼雷豹:又名忽雷駁,腳力奇強,日行數(shù)千里,走山川如覆平地。更兼嘶聲如虎,能使敵人坐騎聞之失驚摔倒屁滾尿流。為“四寶將軍”尚師徒愛馬,長一丈,高八尺,為龍駒。其叫聲若虎吼,此馬平時不叫,頷下有一肉瘤,肉瘤上有三根毛,主人一抓肉瘤馬即輕叫,若一拉肉瘤上的毛,呼雷豹叫聲若虎,能使敵人的馬癱倒在地。
十三杰:
1、西府趙王李元霸(金翅大鵬鳥轉(zhuǎn)世)
武器:擂鼓翁金錘
重量:各400斤
坐騎:萬里煙云罩
戰(zhàn)績:宇文城都號稱天下無敵大將軍,殿前比試全力卻撼不動李元霸伸直的一根胳臂,他只不過把手一掃,宇文城都撲通一聲,仰后就是一跤,后來更被他活活撕裂。
李元霸因報恩,不愿與秦瓊動手,他只不過用一柄錘往上略略一架,當(dāng)?shù)囊豁懀桶寻耸锘㈩^槍打脫了,不知去向,嚇得秦瓊立即下馬告罪求饒。
羅成拍馬搖槍來戰(zhàn),被元霸一錘把槍打做兩段,震開虎口,回馬逃命。
雄闊海、伍云召、伍天錫圍攏來戰(zhàn)元霸,元霸把手中錘一擺,撞著三般軍器,當(dāng)啷一響,三人虎口震開,大敗而走。
裴元慶迎戰(zhàn)李元霸,勉力招架三合后驚呼:“啊唷,果然好厲害!”回馬便逃。元霸大叫:“好兄弟,天下沒有擋得起我半錘的,你能接連擋我三錘,也算是個好漢,饒你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