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渭綸和潞王在小酒館吃喝之后,就一起去了潞王在京城周邊的良田。
通過觀測,再加之呂渭綸的循循善誘,朱翊镠已經(jīng)決心開始種植。
大致算了下時間,在北京這個地方種植土豆,最好還是要在二月中下旬,可現(xiàn)在已經(jīng)臨近三月下旬,要在時間上來看,已經(jīng)有些晚了。
但為了培養(yǎng)潞王的興趣,他還是決定試一試。
于是將任務布置下去,命潞王在兩日內(nèi)將洋芋的種子準備完畢,并完成播種,這些事當然會有下人替他做。
呂渭綸倒并不是想讓他真的像個農(nóng)夫一般勞累種植,但是這土豆種植的過程,他需要朱翊镠親力親為,親自感受。
只是最近時日,事情甚多,不然呂渭綸早就親自上陣,為小王爺示范了!
......
一個時辰后,呂渭綸離開了王府,他計劃要去依次拜訪申時行和張居正,王錫爵就算了,反正是唯張居正是從。
根據(jù)腦海中原主對申時行家門的印象,他摸索了會兒,才找到地方。
迎面看來,這門已有些許破舊了,但并不影響它獨特的復古氣質,門前的泥地上有很明顯的車輪印,看來還是有很多官員來此。
門內(nèi)有申家人輕輕推開,看到是呂渭綸,瞬間川劇變臉。
“原來是呂老爺??!您快請進!”
來過兩次后,申家的門人還是認得自己的。
等進了申家后,偏堂內(nèi)快步走出一人,笑著迎了上來,“修撰老爺!”
呂渭綸心道,“這宋九倒是嘴甜,有眼力見,改口這么快。”
但他是知道,這宋九是個趨炎附勢的小人,自己第一次來拜訪座師之時,他對自己可不是這個態(tài)度。
那時自己還是一個剛剛參加完會試的學子,雖說已經(jīng)拿了會元,可畢竟還沒殿試,一切尚未可知。
如今自己一朝成為六首狀元,又入翰林為修撰,這似乎走的就是當年申時行的路子,初翰林,入六部,進內(nèi)閣......
這宋九可能也是因此才態(tài)度恭敬起來。
嘉靖四十一年,申汝默殿試第一,獲狀元,授官翰林院修撰,和如今自己的官職一模一樣。
......
呂渭綸還是要給他面子的,畢竟是內(nèi)閣大臣的家奴,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能給你穿小鞋。
他客氣的笑了笑,便跟著宋九進了廳堂,之后一路入了后院,才見到深堂里躺坐的申時行。
現(xiàn)在張居正為首輔,獨攬大權,其他的內(nèi)閣學士看起來都沒了銳氣,仿佛都被張江陵一人遮蓋了光輝。
呂渭綸行禮,“學生見過老師!”
“渭綸啊,私下里就不用這么客氣了,坐吧?!?br/> 他坐下之時,宋九已殷勤的為其泡上了茶水,之后就自覺的退了出去。
申時行泯了一口茶,“怎么樣,覺得翰林院可還滿意?”
“挺好,學生并無太高要求,只是覺得有些枯燥了?!?br/> “無妨。翰林院本就是要熬的,我當時也如你一般,初入翰林并不習慣。”
“你初涉朝堂,就已經(jīng)得官家喜愛,另我看潞王對你也不錯,這已經(jīng)是領先很多人了,什么都比不過簡在帝心?。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