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尚書潘晟出來以后,又有許多六部的尚書和御史站出來表示反對,其中意見最大的就是兵部尚書凌云翼。
而六部之中只剩下兩個沒有表示的就是工部尚書和吏部尚書張居正。
......
神宗坐在御座上,原有的笑容瞬間沒了。
剛才臺下大臣們的話語,他雖然聽不清,但看表情也知道,他們不同意自己的賞賜。
一旁的馮??粗实鄣谋砬?,自知又要出事了,趕緊對臺下的張居正使眼神。
他們兩個,一個對外的內(nèi)閣首輔,一個是宮里宦官中最高位置的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可謂是親密的戰(zhàn)友了!
當初,他們兩個,一個內(nèi)臣,一個外臣,合作之后才絆倒了罪大惡極的權(quán)臣嚴嵩。
而之后,兩人配合的也是十分默契,馮保掌握著皇宮內(nèi)的消息傳遞。
內(nèi)閣的奏章,很多時候都是要經(jīng)他的手的,若是他在其中有什么想法,想使絆子,那張居正的改革必然不會順利。
由此可見,萬歷新政的改革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內(nèi)臣與外臣的交好與配合。
......
殿下的張居正看到馮保發(fā)出的信號,知道皇帝生氣了,再這樣下去,他很可能直接撂挑子走了,經(jīng)筵也顧不得。
于是他站了出來。
“陛下,臣覺得,賞賜呂修撰飛魚服實在是為時過早了?!?br/> “我朝從沒出現(xiàn)過此先例,以往雖允許賜翰林官員服飾,可一般也就是麒麟服,若是一個從六品官員就能賞賜飛魚服,豈不是讓那些官高且無賞賜的肱骨大臣寒心了?”
看到張居正站出來,朱翊鈞的心直接涼了一半,自己永遠說不過他,又不能跟他鬧著性子來,否則他定然會告訴自己的母后。
且張居正是目前大明不可或缺的大臣,母后常說,“有了張先生穩(wěn)住大明,才能使我們母子安心?。 ?br/> 起初隆慶年間,蒙古的俺答汗蓄意稱帝,進攻大同,還是張居正用計謀將其穩(wěn)住,最終封其一個順義王,為當時的大明免去了一場戰(zhàn)亂,才換來現(xiàn)在的和平年間。
......
呂渭綸看皇帝陷入了思考,知他不愿妥協(xié),只能跪倒在地,“陛下,臣惶恐,受不起飛魚服啊,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他這是給神宗臺階下,不然場面會鬧得很難看。
皇帝權(quán)衡利弊后,嘆了口氣,“張先生,那不如就賜斗牛服于呂卿?”
斗牛,天上的一種星宿,蟒首牛角,頭上雙角向下彎曲如牛角狀,僅次于蟒服和飛魚服了,一般是賜給三品大員的。
從這就能看出皇帝還是想執(zhí)意賞賜呂渭綸,只不過降低了要求。
張居正看小皇帝做出了讓步,自己如果再施加壓力,恐會物極必反,于是回道,“陛下,臣以為可賜斗牛服以嘉獎。”
皇帝聽了以后,無奈道,“擬旨吧!”
殿下的呂渭綸則是趕忙謝恩。
......
此時朱翊鈞的好心情顯然已經(jīng)沒了,說話都感覺沒有力氣了。
他問起一旁的史官,“剛才呂卿說的針對旱災,澇災的舉措,可都記下了?”
“稟陛下,呂修撰所說皆已記下。”
“那就好,一會經(jīng)筵結(jié)束后,分抄給工部一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