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信宣布完此事后,便攜著皇后離開了御花園。
幸存下來那些安然無恙的妃嬪,等到帝、后離去,才發(fā)現(xiàn)已嚇得軟了雙腳,冷汗浸濕了衣衫。
今晚,仿佛是去地獄里走了一遭。
夜,趙信自然是留宿在了長樂宮。
兩人“初嘗”滋味,一番魚水自然也不是免不了的。
次日,直至日上三竿,趙信才悠然醒來。
至于早朝什么的,一個傀儡皇帝去不去,無關(guān)緊要。
趙信在與蘇卿語一同享用早膳后,這才返回自己宮中。
大權(quán)尚旁落,此時,還不是沉浸溫柔鄉(xiāng)之時。
昨天的永安宮和御花園之事,整個皇宮都風(fēng)聲鶴唳。
上至妃嬪下至宮人,都對皇上的雷霆手段畏懼不已,再不敢心生他念。
那些專權(quán)宦官被清理干凈后,西廠也及時安排上了自己的人手。
皇宮徹底被掌控在了趙信手里。
后宮處理了不少妃嬪,主理六宮的職權(quán)交給皇后,她這皇后之位也正式名副其實。
太極宮,勤政殿。
趙信正與劉穆之商討諸事,西廠暗探忽然來報,說北海王起兵造反。
趙信聽罷,心里倒沒有多大震動。
只是感嘆了一句,該來的終于來了!
這下子,七王之亂正式集齊。
反正這事現(xiàn)在他插手不了,叛亂自有崔岑和南蒼處理。
原著里昏君既然能度過七王之亂,那說明這七個起兵造反的勢力,威脅還不大。
南蒼能將其鎮(zhèn)壓下去,也從側(cè)面證明了,他的能力的確很強。
這場叛亂在他眼中,說不定就只是個小打小鬧。
趙信在意的是,崔氏為讓南蒼出兵鎮(zhèn)壓叛亂,而被南家放的血之中,有無他能分一杯羹的可能性。
單膝跪地的暗探又道,“陛下,東廠巧立名目,與崔岑狼狽為奸,陷害忠良。被誣害之人,為前廷尉寇淮仁?!?br/> 寇淮仁?
趙信初聽只覺這名字很熟悉,隨即恍然想起此是何人。
寇淮仁在原著中,是個十分重要的人物。
此人嫉惡如仇,忠貞不二。
作為執(zhí)掌司法的廷尉,更是能謀善斷。
鐵面無私,斷案如神,儼然就是包青天的化身。
因其秉公執(zhí)法的嚴(yán)厲作風(fēng),雖贏得百姓高度贊譽,卻得罪了不少官場之人。
尤其是崔家。
崔岑想要將其除掉,于是與王瑾聯(lián)手陷害了他。
寇淮仁因此被罷官革職,含冤入獄。
這九卿廷尉之職,也順勢落到了崔岑大兒子崔智瀚手中。
原著中,南蒼與寇淮仁乃至交好友。
因有南蒼出手相救,寇淮仁并沒有被奸佞陷害至死,只判了個流放邊疆。
流放之路上,寇淮仁被主角救下,成其左膀右臂,出謀劃策,堪比劉之蕭張。
趙信沒想到,這個時間段,竟是寇淮仁飽受污蔑,深受牢獄之苦時。
他正愁沒有契機處理王瑾,現(xiàn)在寇淮仁之事,豈不正是一個機會。
況且,如此良臣,趙信又怎能拱手讓給主角這個未來大敵?
趙信怒而桌面,沉聲對劉穆之說道:“寇淮仁此人,朕早聞其名,乃剛正不阿、兩袖清風(fēng)之能臣。
沒想竟遭奸佞陷害!
朕欲親去將其接出,為其平冤!”
趙信語氣看似篤定,其實言語中有詢問之意。
劉穆之眉頭微皺,轉(zhuǎn)而舒緩,輕輕點頭。
有了劉穆之的肯定,趙信心中大定,忙召來李存孝,令他帶人隨自己,前去廷尉府詔獄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