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十三為什么這么肯定是內鬼做的呢?
一是因為夏令營這一行雖然看起來暴利,但其實市場規(guī)模并不大,一家干撐死,兩家干餓死,尤其是在義州連這種正規(guī)的旅行社都沒幾家的四線小城市,游學夏令營就是一個小眾中的小眾行業(yè),如果有人跟風,不可能一點動靜也沒有。
再者即便有同行跟風,北都市的導游那么多,也不可能巧合到導游都找自己公司離職的那個。
找同樣的導游也就罷了,連線路都也一模一樣,要知道張十三做的行程安排其實是非常良心的,為了下一步的計劃,一直走的是薄利多銷的模式,只要跟風的人稍微有點經(jīng)驗,根本沒必要安排小學生去那幾個價格比較高的景點。
商業(yè)領域有個普遍的規(guī)則是“規(guī)模越大,成本越低”,張十三498一個人有賺頭,那是因為規(guī)模足夠大,現(xiàn)在暑假馬上就要結束了,如果義州再有旅行社組團,去掉管理成本,低于500的價格只會賠錢。
所以這個團只能是沒有任何手續(xù)和額外成本的黑旅行團,否則根本搶不過張十三。
排除各種可能后,最有嫌疑的就是“世紀精英”的業(yè)務員和導游,外人跟本沒這么便利的條件。
雖然從一開始就盡量避免導游和業(yè)務員這兩個關鍵崗位的人接觸,但是中間碰到隨團老師忙不過來的時候,也只能派導游來義州接團,很可能兩人就是那時候搭上線的。
負責義州市場的業(yè)務員是李學峰,是最早一批加入公司的三人之一,但是業(yè)務量卻一直是墊底的,甚至連后期入職的新人都比不過。
因為實在沒人可用,才讓他負責業(yè)務量最少的義州,否則早就辭掉了,整個義州一共兩個業(yè)務員,另一個剛入職還沒三天,如果有誰能偷偷撬走客戶,最值得懷疑的就是他了。
回想了一下義州的數(shù)據(jù),最后兩個團的發(fā)團時間隔了足足五天,當時只以為義州的潛力耗盡了,壓根沒想到是有人撬行。
到公司的時候已經(jīng)八點多,除了值晚班的客服小楊,其他人都下班了。
張十三進門的時候小楊正在電腦上玩連連看,聽到開門聲后飛速的關掉游戲,很是心虛的喊了一聲“張總”。
張老板并沒有揭穿她,上輩子也沒少這么偷懶,不可能強求員工每時每刻都愛崗敬業(yè),只要不耽誤正式,還是睜只眼閉只眼最好,當面揭穿除了讓她難堪以外沒有絲毫好處。
“把合同、保險底單、電話記錄都給我找一下,空白的合同也找出來?!?br/> “在這?!?br/> 小楊手忙腳亂的找出幾個文件夾遞給張十三,合同編號和電話記錄都能對上號,從進入8月10號開始,有效電話一共有106個,發(fā)出去的團加起來也是106人,除了人數(shù)少了點,數(shù)據(jù)還是能對的上的。
但是有一點特別反常,就是所有的團員都是電話聯(lián)系的,而往常生源最多的輔導班渠道卻一個報名的也沒有。
這活做的也太肆無忌憚了,好歹也要留幾個應付下檢查,也不知這李學峰是貪心還是愚蠢,竟然來了個連鍋端。
“李學峰有沒有多拿過空白合同?”
“沒有,合同都按編號存著的,一張也不少,報廢的也都按您的要求拿回來了,都在這個箱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