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電影票房出爐。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以首日1620萬的票房位列第二位,屈居在投資的過億的武俠電影《飲血狂刀》2600萬之下。
但這個成績卻震驚了全國。
因為,《那些年》只拿到了10%的排片率,而第一的《飲血狂刀》則是25%的排片率!
網絡上,《那些年》口碑爆棚,全是滿滿的贊賞。
“太喜歡了,經典的懷舊電影,我的沈佳宜,你還好嗎?”
“好喜歡關思穎,你是我的女神。”
“溫馨的電影,我看哭了,可惡的編劇,為什么要分開柯景騰和沈佳宜,我要他們在一起。”
“在一起+1”
“不想說話,我辭職了,去找我的沈佳宜,我不想像柯景騰一樣留下遺憾。”
“……”
網絡上,《那些年》這部電影的討論充斥在各個角落,微博,貼吧,人人網,qq群……
等到中午的時候,微博熱搜上出現(xiàn)了兩個讓人意外的名字:沈佳宜與柯景騰。
又過一個小時,《那些年》歌曲也登上了熱搜。
李洛早已經讓程媛媛把歌曲上傳到了音樂聯(lián)盟網站上,又用《那些年》的電影微博,加上幾位主演以及自己的微博都給歌曲做了宣傳。
短短一天的時間,《那些年》歌曲的網絡付費下載量就達到了恐怖的100萬!
程媛媛已經傻掉了,這丫頭大早上就拿著手機不斷的刷新數(shù)據,連早飯都是草草吃了幾口。
沒辦法,太激動了,吃不下啊。
這恐怖的下載量,一線歌手都沒這么大的號召力。
大街上,商場內,很多地方都播放起了《那些年》這首歌,優(yōu)美的旋律喚起了無數(shù)人對青春的懷念,讓聽到的人忍不住打聽歌曲的信息。
這無形中又對電影做出了一波宣傳。
當然,最終讓《那些年》這部電影徹底爆發(fā)的,是微博知名大v,影評人張小南在微博發(fā)的一篇影評:
“愛情,是人世間永恒的主題。它如同一株含羞草,盛開在屬于我們最繁華的青春歲月,在不經意間凋零衰敗。
當鏡頭中那一顆紅彤彤的蘋果出現(xiàn)在陽光下的書桌旁,當書桌上那課本隨著微風的輕撫而顯露出年少輕狂的涂鴉,當那件后背上布滿了密密麻麻地藍色鋼筆印記的校服靜靜地掛在衣架上……
我們不禁感嘆,原來青春是那么短暫的。
當年輕囂張的柯景騰第一次坐在品學兼優(yōu)的班花沈佳宜前面時,他可能并不知道這一瞬的回眸竟牽絆了他一生……
……或許只有那種不完美的遺憾才會讓人永遠珍惜,有時,愛放在心里就好,并不一定要說出來。就像大學時代的柯景騰在電話的一頭仰望著夜空中的明月對電話那頭同樣仰望星空的沈佳宜說:你相信有平行時空嗎,我相信在另一個時空我們是在一起的。
影片的結尾更是以一種幽默的方式道出了柯景騰埋藏在心中的愛,被柯景騰壓在身下強吻的新郎,一旁穿著婚紗的沈佳宜眼角濕潤地笑了。
我結婚了,而新郎卻不是你……”
不得不說,張小南的這篇影評寫的相當有水平,不僅僅把電影的感情線剖析了出來,還對電影表達的深層含義做了一個解讀。
無數(shù)網友看到這篇影評后開始沉默,然后默不約而同選擇了轉發(fā)。
我的青春,我曾經愛過的女孩,你還好嗎?
有意思的是,有人建立了《那些年》電影的貼吧,并發(fā)了一個帖子:有沒有人有勇氣自爆你心目中的沈佳儀照片出來?
帖子一發(fā)出來,立刻引發(fā)了沙雕網友的興奮,短短時間,竟然有3萬多網友跟帖,并曝出了2000多張“沈佳宜”的照片。
一時間,這帖子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甚至有幾個“沈佳宜”發(fā)現(xiàn)自己的照片后站了出來,最后還真的成就了幾對情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