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察小組帶回來的消息立刻被上報到帝都,在核心層一番探討過后,新的指令很快下達到魔都大本營:
魔都指揮部立刻組織一只全新的探索小分隊,對光門后的地域進行全方位的二次探索。
在收到首都的指示后半小時不到,常啟祥便把一份名單交到了秦振東手里:
“秦書記,二次探索的隊員已經集結完畢,二次探索小隊代號‘薪火’,由魔都植生研究所所長、華夏科學院院士林立同志擔任隊長,魔都物理研究所所長曾谷城同志擔任副隊長。
小隊共計八十九人,除正副隊長外,分成以下多個小組:
采樣小組八人,由魔都植生實驗室博士王薔擔任領隊,負責對光門后地域的土壤、空氣、水源等進行采樣分析。
醫(yī)療小組七人,由魔都第一人民醫(yī)院院長包辛擔任領隊,負責對光門后的生物采樣進行病理學分析,并且為薪火小隊提供醫(yī)療支撐。
勘測小組十四人,由魔都物理研究所于魔都地理研究所聯(lián)合組成,物研所博士卓元新帶隊,負責勘測光門后的地理指標與物理常量等數據。
魔都大學應用語言學專業(yè)的語言學家、手語專家兩位,這是為可能出現的高等生物接觸做準備。
雖然光門后的語言很可能與地球語言不同,但這幾位畢竟是相關專業(yè)的資深人士,也許可以起到一些作用,總之有備無患。
通訊小組六人,由于此前先遣小隊的記錄儀成功記錄下了門后影像,所以通訊小組攜帶了電子搜救犬、軍用無人機之類的探查器械,將嘗試能否在光門后正常使用無線電通訊設備。
此外,隨隊的還有五十名精尖戰(zhàn)士,每人都配備有標準單位的單兵武器及彈藥,并且為了防止穿過光門后熱武器失效,每位戰(zhàn)士還配備了砍刀等冷兵器。
同時,這些戰(zhàn)士們還將搭建一個具備一定抗沖擊能力的臨時營地,如果一切正常,這將會是咱們在光門后的指揮中樞,負責與魔都大本營進行信息的傳遞交接。
以上就是薪火探索小隊的人員配置與職責,請秦書記指示?!?br/> 秦振東接過名單,認真的看了一遍,贊許道:“你做的很好,我沒意見,按這份名單執(zhí)行吧?!?br/> 常啟祥神情一肅:“收到,我這就去通知隊伍出發(fā)?!?br/> .............
2022年7月17日凌晨3時。
八十二人的‘薪火’探索小隊正式集結完畢。
2022年7月17日凌晨3時15分。
‘薪火’探索小隊在隊長林立院士的帶領下,全體穿過光門。
沙啦啦——
在薪火小隊穿過光門的同時。
魔都臨時指揮部內,數塊屏幕瞬間變成了灰屏。
“秦書記,中微子通信也失效了,這是目前穿透性最強的通訊手段,”部隊的一位負責人搖著頭,對秦振東說道,“起碼在技術不更新的情況下,光門內外是無法同步傳輸信號的,現在只能寄希望于光門那頭了,希望通訊設備能和記錄儀一樣可以正常使用吧.....”
秦振東看著屏幕里最后一位走進光門的探索隊員,神色有些復雜:“但愿如此吧?!?br/> 另一頭,光門后方。
率先穿過光門的,是由魔都特戰(zhàn)大隊上校林子明帶領的特勤小組——也就是隨隊的五十名戰(zhàn)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