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老家主的話,令會談的氛圍瞬間沉重了下來。
王老爺子沉默許久,方才慢慢說道:
“用礦產(chǎn)資源換取物資,這在華夏本土也是有不少先例的,例如現(xiàn)在咱們國家就在援助一個叫‘非洲’的地區(qū),是以資源換資環(huán)的典型例子。
不過比起單純的物資援助,我認為更需要解決的是赤縣城基礎生產(chǎn)力的問題。”
魏家老祖面帶不解:
“基礎生產(chǎn)力?”
王老爺子在椅子上換了個坐姿,身子微微側向魏老家主:
“生產(chǎn)力這個概念很復雜。
通俗一點來說,生產(chǎn)力就是造東西的能力。
考慮到赤縣城的當前狀況,用個不太嚴謹?shù)苤卑椎慕忉尵褪?..工作與生產(chǎn)的機會。”
魏家老祖眨了眨眼,想到了什么:
“我好像有點理解您的意思了,這是不是就是思明老祖曾經(jīng)說過的‘授人與魚不如授人以漁’?”
“差不多就是這個道理吧?!蓖趵蠣斪右矝]去解釋個人生產(chǎn)力與社會生產(chǎn)力的區(qū)別,畢竟有些概念暫時不適用于家族集權的赤縣城,嗯,暫時。
接著王老爺子繼續(xù)道:
“大致的意思你能理解就好,華夏也有很多手段可以幫助你們走出生產(chǎn)力匱乏的窘境。
但在此之前,還有另一個先決問題需要解決?!?br/> 魏家老祖和魏凡對視了一眼,齊齊問道:“什么問題?”
王老爺子豎起一根手指:
“兩個世界的貨幣體系完全不同。
所以在物資交換或者商品貿(mào)易之前,我們需要確定一個貿(mào)易等價物?!?br/> 說著王老爺子拿起一個茶杯:
“舉個例子。
假設我手中的茶杯就是一個貿(mào)易等價物。
在你我兩方的貿(mào)易過程中。
你們的靈石或者其他物品要先折算成多少多少個杯子,我們再以對等杯子數(shù)量的本土物資與你們進行交換,這就叫杯本位制。
如果把杯子換成黃金或者白銀,那就叫金本位或者銀本位——我記得在魏思明同志的那封信里有提到過,他們曾用一枚金手鐲換取了最開始的本錢,這說明黃金在大莫界多半也算得上某種等價物,所以這種概念性的問題你們應該也可以理解?!?br/> 魏老家主沉吟了一會兒:
“我差不多聽懂了,那么王老您的意思是,用黃金來充作本土與赤縣城之間交易的等價物?”
令他意外的是,王老爺子搖了搖頭:
“金本位體制或許適用于大莫界,但在華夏本土,金本位制度已經(jīng)徹底崩盤了。
內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黃金儲量有限,而本土商品總量卻在每年都不斷增加,最終遠遠超出了黃金等價衡量標準。
雖然我不太清楚大莫界的黃金儲備量,但從魏思明同志他們用一枚金手鐲就能換到起步資金來判斷,大莫界的黃金保有量應該也不會富裕到哪兒去。
所以我有個建議。
為了防止咱們之間的交易成為一錘子買賣,不如干脆用華夏幣來充當這個等價物吧。”
或許是不太了解經(jīng)濟學知識的緣故,魏家老祖絲毫沒有察覺哪里不對勁,只思考了幾秒鐘,便很爽快的同意了:
“沒問題?!?br/> 平心而論啊。
王老爺子的這一手稍微打了那么一丟丟的概念差——當然,也僅僅是概念差而已,談不上空手套白狼。
畢竟雙方最終的交接都是以實物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