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常情況下一個排是不可能守住鬼子一個中隊進攻的,但是陣地防御就不一樣了,在彈藥充足,槍法不差的情況下,打陣地防御戰(zhàn)一個排頂不住一個鬼子大隊的沖擊,但是頂住一個鬼子中隊就太小兒科了,何況后邊還有狙擊手,現(xiàn)在部隊的戰(zhàn)斗意識也不遜于鬼子的“武士道”,朝鮮戰(zhàn)場志愿軍用簡陋的裝備穿插后圍殲美軍的戰(zhàn)例還少嗎,那時候的阻擊是面臨美軍兩面夾擊的,無論人數(shù)、裝備、陣地的堅固程度都不如現(xiàn)在,那時候都頂?shù)淖。螞r是www..lā
在鬼子4挺重機槍剛開始咆哮還沒打完一個彈夾時,就一個接一個的被干掉了,無論是正副射手和彈藥手都被射殺,同時三排火力班也開火了,鬼子中隊剛進入200米就遭到敵人“重”火力的打擊,輕重機槍射出的彈鏈像幾條火舌一樣,阻擋了鬼子的沖鋒,子彈撲哧撲哧打到鬼子身上,像收割麥子一樣,后邊的鬼子迅速臥倒還擊,其實八斤要的就是這種效果,澳大利亞的軍校就是這樣教的,在彈藥充足,士兵射擊精準的情況下,打陣地防御戰(zhàn),要的就是減緩敵人進攻速度,這樣防守方利用各種優(yōu)勢可以大量殺傷鬼子,而火力班居然在攻擊、轉(zhuǎn)移的時候犧牲了一名輕機槍手,這也不奇怪,鬼子每個中隊都配置10名狙擊手,每個小隊也有一個,攻防雙方同時意識到狙擊手的存在,命令迅速下達,干掉對方狙擊手。
由于這邊占地利優(yōu)勢居高臨下,所以狙擊手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鬼子狙擊手,被發(fā)現(xiàn)的結(jié)果就一個被滅,鬼子中隊進攻也是相當頑強,三排開始出現(xiàn)傷亡,畢竟200米的對射,鬼子槍法也不賴,但是鬼子很難進行全隊沖鋒,只要鬼子成密集型沖擊,三排火力班就進行壓制,然后轉(zhuǎn)移,不過損失也不小,當鬼子攻入150米左右范圍時,火力班就剩下1具擲彈筒,3挺輕機槍了,而鬼子還有120多人,中隊長從前方槍聲
判斷,防守人數(shù)不多,準備一鼓作氣突入對方陣地,要真是這樣自己可就立功了,這個中隊長沒佩戴軍銜,所以一直沒被狙掉,他以前是特戰(zhàn)隊的,他也摸清了對手的情況,只要自己大規(guī)模沖鋒,敵人就進行火力壓制,不過幾次下來,從火力判斷,對手壓制火力損失也不小,他把剩余的3名狙擊手集合起來,要求一會沖鋒的時候,這幾個人不惜一切代價打掉幾挺機槍,就在鬼子中隊再次沖鋒的時候,三排火力班拼死阻擊,但是被鬼子狙擊手干掉2挺,而這三個狙擊手也被干掉,阻擊火力馬上減弱,鬼子還沒高興起來,就看到從前方的陣地上飛出不少像箭一樣的東西,難道支那人沒子彈了,鬼子還沒想完,這些東西落地就發(fā)生了爆炸,火力強度不亞于榴彈,而且這東西可以隱蔽在戰(zhàn)壕后發(fā)射,不用抬頭因為可以直射和曲射,在百米內(nèi)給鬼子造成巨大的傷害,而之所以要把鬼子放進90米,是因為這點鬼子在這距離攻又攻不進去,往回跑也不容易,在加上狙擊手的不停打擊,鬼子還有70多人被壓縮在陣地前90米的位置不能抬頭,而弩炮可以利用曲射殺傷鬼子,有些鬼子被激發(fā)出兇性,站起來還沒沖鋒就被狙殺。
后邊的和川看到攻擊打成這樣,下令停止進攻,然后向聯(lián)隊長匯報,并請求戰(zhàn)術(shù)指導(dǎo),這時候不是你想撤退就撤退的,不過鬼子中隊長點子也不少,下令撤退不是往后跑,而是往山下滾,這樣本來該被全殲的鬼子最后居然逃出去24人,第一輪戰(zhàn)斗試探后,四排來接替三排,這是杜暉早就下達的命令,就是不到萬不得已,絕不用一只部隊死扛,有替換的只要形式容許,必須替換,這樣對戰(zhàn)士的體力,彈藥補充,傷員的處理等都有很好的效果,還有一點就是讓戰(zhàn)士看到生的希望,不是讓一只部隊沒完沒了的打,直到部隊損失完畢才動用另一只部隊,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全隊人為了生的希望,拼命重創(chuàng)敵人,并且合作緊密,把戰(zhàn)斗效能發(fā)揮到最大。
二宮治重也看到了攻擊失利,在剛才對面稀疏的防守槍聲下,帝國一個中隊居然差點被全殲,他這才知道橫文近木的覆沒不是偶然,參謀長金川建議到:“如果是這樣,那就讓帝國的重炮和飛機發(fā)揮作用吧,如果支那還是那么點防守兵力,在這之后命令和川大隊全隊沖擊,難道這還不能查探到支那真正的防守實力嗎?”二宮治重想了想也對,自己擁有強大的陸、空火力,必須讓它們發(fā)揮最大的作用,想到這,二宮治重對參謀長點了點頭道:“就這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