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fēng)呼嘯著,吹散了薄霧,但天還是yin著,南邊的濕氣也移了過來,如果再過幾天還是這么yin的話,興許就是一場風(fēng)雨了。
????這里是黃泥港鎮(zhèn),騾馬河中游的一座小鎮(zhèn),距離安慶城不到一百五十里。
????騾馬河是長江北岸的一條小支流,亦稱太湖河、皖河,發(fā)源于英霍山區(qū)(大別山)南麓,這條河由西北向東南流淌,在安慶城西二十里外入江,由于橫貫太湖縣境,這條河成為新軍秋cao部隊運輸輜重補給的重要通道,再加上那條為秋cao而專門修建的簡易馬路就在這黃泥港鎮(zhèn)穿過,鎮(zhèn)外還有一座工程營搭建的鐵架橋,因此,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這座平素默默無聞的小鎮(zhèn)竟變得車水馬龍起來,東來西往的部隊穿梭,輜重車輛也不時的從鎮(zhèn)里通過。
????現(xiàn)在,這座小鎮(zhèn)實際上已被新軍接管,而發(fā)布接管令的正是“欽命校閱秋cao大臣”端方與蔭昌,此刻,兩人正坐在鎮(zhèn)中心一家大戶人家的堂屋里,相對無語,蔭昌不時的抬起手,用力在那光溜溜的腦門上撓著,而端方則是一臉愁容,不停的唉聲嘆氣。
????自從接到光緒皇帝駕崩的消息之后,太湖秋cao實際上已經(jīng)停止了,正當端方與蔭昌帶領(lǐng)一眾官弁對著光緒皇帝的神位號啕大哭的時候,慈禧太后死去的消息又接踵而來,一下子止住了所有人的哭聲,無論官職大小,幾乎所有的人的心里都有這樣一個疑問:為什么皇帝和太后會在兩ri之內(nèi)接連死去?尤其是光緒皇帝,還不到四十歲,正值壯年,怎么說死就死?京城里到底發(fā)生了什么變故?
????眾人議論紛紛,疑神疑鬼,如果不是端方盡力彈壓,恐怕已是訛言四起。其實不要說旁人,便是端方自己,也不相信光緒皇帝真是病死的,一定是有人謀害了皇上,這個人是誰?聯(lián)系到戊戌之后的政局,兇手幾乎呼之yu出。但這種誅心的話僅僅只在心頭繞了個圈,然后又悄悄的埋藏起來。
????無論兇手到底是不是端方心里猜測的那個人,事實就是,現(xiàn)在的大清帝國由一個三歲的黃口小兒統(tǒng)治,如果從同治初年算起的話,那么國朝已經(jīng)連續(xù)出現(xiàn)了三位兒皇帝,誰都知道“國賴長君”的道理,但國家的氣運如此,端方當真是無話可說。
????唯一可以讓端方等人稍微放心的是,如今的那位大清國攝政王不是別人,正是新皇的親生父親、光緒的親弟弟小醇王載灃,俗話說“父子連心”,由攝政王來代行朝政,無論如何總是比太后垂簾乾綱獨斷的好。
????但端方等人沒慶幸多久,一個更讓他們目瞪口呆的消息傳了過來:
????安慶新軍嘩變,悍然炮轟省垣,火燒憲臺,只用了小半夜的工夫,叛軍就攻占了省垣,正式扯旗造反!
????可笑的是,這個消息不是由朝廷中樞傳達過來的,而是由秋cao部隊的無線電臺接收到的明碼電報,發(fā)報的是安慶城外長江上停泊的一艘英**艦,顯然,英國人的消息遠比朝廷靈通,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朝廷有所顧忌,所以并未在第一時間通知秋cao新軍部隊,以免引起連鎖反應(yīng)。
????屋漏偏逢連yin雨,如今多事之秋,朝廷也實在是顧此失彼,造反的是安慶新軍,那是朝廷耗費國帑苦心打造的虎賁之師,餉高糧足,待遇優(yōu)厚,連這樣的部隊都能倒戈相向,誰又能保證太湖秋cao新軍的忠誠?
????至少端方和蔭昌不敢保證這兩鎮(zhèn)新軍的忠誠,尤其是江蘇新軍第九鎮(zhèn),該鎮(zhèn)不少軍官都畢業(yè)于安慶武備學(xué)堂,還在安徽新軍中見習(xí)過,與安徽新軍中的軍官不是同學(xué)便是師生,雙方的關(guān)系相當微妙,萬一該鎮(zhèn)里有心向革命的“反賊”,鼓噪而呼的話,恐怕端方與蔭昌也彈壓不住。
????所以,在得知這一消息后,端方立即嚴令保守機密,絕對不可傳揚出去,以免軍心不可收拾。但掌管電臺的是幾個ri本教官,觀cao的還有不少洋人武官,端方管不住他們,所以,這個消息還是泄露了出去,不過半天時間,就傳得沸沸揚揚,各種改良版本也紛紛出籠,最夸張的傳聞莫過于起義部隊已攻占江寧的說法,傳到后來,就連端方自己也是將信將疑了,對于那些舊軍的戰(zhàn)斗力,端方是很清楚的,那些軍隊不僅武器龐雜,而且戰(zhàn)術(shù)陳舊,機關(guān)槍時代居然還在演練密集隊形,這種軍隊在新軍面前簡直不堪一擊,如果安慶新軍真的能夠奪取足夠的船只和大炮的話,未必不能順江而下,一舉攻占江寧。
????關(guān)鍵的關(guān)鍵是,朝廷一直沉默不語,即使端方他們拍電報過去詢問,也沒有得到明確答復(fù),這怎能不動搖軍心?
????迫不得已,端方只得下令全軍迅速撤出太湖縣,一邊向朝廷拍發(fā)電報,一邊向黃泥港鎮(zhèn)開進,這里地處交通要道,向東的一條馬路可回師安慶,向西的那條馬路則可直通黃州,那是前往湖北的必經(jīng)之地,湖北新軍就是從那里開來的,如果安慶的叛軍想攻擊湖北,這里是必經(jīng)之地,沒有炮艦掩護,長江就是朝廷的,叛軍只能從這里走。
????前ri午夜時分,湖北新軍和江蘇新軍全部抵達黃泥港,但朝廷的回電仍未過來,端方不敢擅自做主,于是不顧閱cao副大臣、陸軍部右侍郎蔭昌的勸說,下令全軍在黃泥港鎮(zhèn)駐扎,等待朝廷明旨。端方是在害怕啊,他怕起義軍聲勢太大,裹挾秋cao部隊一起造反,萬一走在半路軍隊嘩變,“辜負圣恩”是小事,丟了腦袋才是大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