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梁思申暑假時也不能回國。宋運輝接到梁爸爸憂心忡忡的電話,說梁思申如今沒法再住外公家,做父母的決定親去美國,親眼看著女兒在讀大學的地方安置下來,否則遠隔重洋的父母不能放心。
?
但到八月,梁爸爸卻笑呵呵地又來電,說梁思申在美國受的教育非常有用,小小孩子在美國那個萬惡的資本主義國度不知多如魚得水,與幾個家境優(yōu)裕的同學一起到大學城附近找房子,各自買了合適的小套,又買輛小小兩廂微型車以備上課下課用,都不需要他們父母幫忙。幾個小孩子雖然面孔稚嫩,可應付起購房事務來,無比務實。梁爸爸還說,親眼看到之后,做父母的心里總算踏實了。他們回國后,梁思申將勤工儉學,一點沒有拿了足額遺產從此做紈绔子弟的意思,她幾個家境優(yōu)裕的同學也是各自尋找勤工儉學機會,看來都是積極上進的人,他們看著很滿意。宋運輝想,可能是獨立的生活和來自獨立生活的壓力,反而培養(yǎng)了梁思申獨立自強的精神。
?
梁思申不回國,程開顏倒是松口氣,不再掛心。
?
而宋運輝則是繼續(xù)利用自己抓住新車間銷售與生產大權的契機,一步一步鞏固自己的地位。閑暇時間,督促新車間技術室翻譯編寫操作規(guī)程,他自己則是撰寫多篇有關新技術新設備消化應用的文章,投稿于部門刊物。當然,投稿前,必須先得到總廠批準,敲章認可。
?
宋運輝寫的是一個系列,上中下三篇,題目為《引進,只是開始》。他以獨特的視角,講述從金州設備引進之后,國際市場方面對產品需求的參數變化,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體現出來的優(yōu)勢增減,分析國外產品為什么能在人工比中國貴的前提下還能保持價格優(yōu)勢,又分析目前風起云涌的自動化設備在減少運行成本和控制質量穩(wěn)定方面所起的重大作用,由此提出他的論點:國外設備引進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在引進設備的良好框架下繼續(xù)革新技術改造,趕上國際技術領域和市場需求的風云變幻,保持設備永恒的先進性,才是設備引進的最終目的。
?
本來,宋運輝只寫了一篇,就是系列中的上篇。但是他的文章視野開闊,角度新穎,觀點獨特,富有激情。文章刊登,立刻引起部領導上下的重視,視之為全系統(tǒng)設備引進的寶貴經驗之談。上面立刻打電話下來,詢問金州總廠如何能大膽走出計劃經濟體系,從國際市場高度回頭審視自己的產品。上面的領導要水書記盯住寫這篇《引進,只是開始》的職工繼續(xù)深入剖析引進工作的方方面面,深入分析設備引進與現有制度的銜接與碰撞,分析金州總廠如何以設備引進為契機,大步邁入國際市場的曲折歷程。
?
水書記本來對于宋運輝這篇文章并不是太在意,原來還以為只不過是一篇闡述設備引進消化改造的技術性文章,他不懂技術,略略看一眼就審批通過。這會兒被上面電話提醒,再叫秘書問宋運輝拿原稿來看,看著看著,一朵微笑升上他一向尖銳的眼睛。他拍著扶手舒心而笑,沒想到,去年因新設備虧損,因費廠長打壓受部里一肚子的窩囊氣,最后的出氣口竟然著落在宋運輝的一篇文章上。水書記當即電招宋運輝來,要求第二篇,第三篇……
?
宋運輝還以為水書記是讓他繼續(xù)深化消化引進設備,考慮了一下,才沉穩(wěn)地道:“起碼得再給我一年時間,我可以從設備改造方面入手,不過寫出來的東西不會比這篇有內容?!?br/> ?
“為什么?”
?
“這篇寫的正好是我們處于一個拐角時期,走出拐角,前面豁然開朗,一下看到好多新事物,可以寫的內容很多。可我估計未來一年之內,新車間基本上走在直路上,看到的新景物只會是細微變化,這種細微變化只可意會,寫出來并不會太好看?!?br/> ?
水書記不由得笑了,擺手道:“那你有沒有想過,你既然在拐角看到許多新事物,接觸到許多新變化,有沒有考慮分析一下激發(fā)我們走出拐角的因素是什么?引進來當時我們的考慮是什么?引進來走出去的時候,我們遇見多少新舊思想碰撞?我們當時是如何決策的?”
?
宋運輝聽了,大大地愣住,看著水書記好半天,才道:“這個題材……太大?!?br/> ?
“對,這是一個很大、而且很嚴肅的題材,按理說應該交給專人深入研究之后才能提筆書寫。但是,所有人之中,有誰對這一拐角的感受能如你我的深度?誰又能正確描畫我們面對沖擊時的矛盾心情?非你我莫屬。當然,必須由你執(zhí)筆。你盡管去寫,大膽點,不用掩蓋思想沖擊和觀念沖突,第一要求,求實,第二要求,還是求實。但是,雙軌制就不必寫了,別人也做得挺好,我們沒優(yōu)勢。”
?
水書記雖然鼓動十足,宋運輝依然猶疑,因為他早在寫第一篇的時候就已經考慮過這些問題,他不敢寫,怕太觸動政策,言多必失。政策這東西是高壓線,有事沒事離遠點,平時做做也就罷了,這等白紙黑字放到系統(tǒng)刊物上登載的東西,最是落人口實?!爱敵?,對我觸動最大的是新車間做多虧多,雞蛋當土豆賣,但其中涉及計劃經濟的局限……”
?
“我理解你的顧慮。這方面你可以避重就輕,考慮如何在不批判計劃經濟體系的前提下,寫出我們當時的矛盾。你回去好好考慮,先打個提綱給我。走吧,下班?!?br/> ?
宋運輝跟著起來,一直沒說話。等秘書過來鎖門,他跟著水書記一起下去,騎車到半路,才終于想明白,對身邊的水書記道:“水書記,我有數了,避實就虛,就談我們作為國營企業(yè),既要顧全大局,又要改革思路提升企業(yè)經濟效益,在這樣的矛盾沖擊中,我們如何把握好一個度,如何做到引進來,走出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