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茶樓離開,蔡致良沒有回家,而是去了醫(yī)院看望父親。
一進醫(yī)院,蔡致良便看見父親的病房外站著兩個黑衣大漢,明顯是混社會的,一副生人勿進的樣子。
蔡致良點頭示意,推門走進病房,打了聲招呼:“三叔……”
此三叔并不是他的親三叔,蔡明波,而是他的堂叔,蔡明和。
蔡致良的祖父蔡勛兄弟三人,老大蔡劭,也就是蔡明和的父親,老二早夭,沒有留下后人。
蔡劭兩子一女,蔡明和排行老三。與蔡勛做服裝生意不同,蔡劭是混社團的,現(xiàn)在也頤養(yǎng)天年了,有兩個兒子接替他的位置。蔡劭的長子,也就是蔡明和的大哥,蔡明樂,十年前因街頭斗毆,殺死了人,現(xiàn)在還在監(jiān)獄里蹲著呢。
蔡明和與蔡明潮同年,又是堂兄弟,從小關(guān)系就比較好。
“阿良來了,有段日子沒見你了,報社的生意怎么樣?”蔡明和問道。
“托恒生指數(shù)的福,每天也能賣個五六千份……”說起報社,蔡致良在這個自己熟悉的領(lǐng)域很有自信。
“恒生指數(shù)不是跌了嗎?”蔡明和有些詫異。
蔡致良笑道:“估計就是因為跌了,才想起看報紙吧?!?br/> 蔡明和問道:“這股市行情,老鮑怎么看,不會像八一年那樣,一路跌下去吧?我這手里還有幾十萬在里面呢,都是社團的辛苦錢?!?br/> 從七十年代末期開始,隨著港城經(jīng)濟的發(fā)展,恒生指數(shù)一路突飛猛漲。到
1981年6月,恒生指數(shù)逼近1800點,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點。
而后中英談判陷入僵局,人們對港城的前景皆是報以悲觀的態(tài)度,結(jié)果可想而知,恒生指數(shù)一路下跌,至次年11月,跌到700點,磨平了之前幾年的漲幅。英國當(dāng)局本是想以香港的未來為要挾,沒想到最后搞得自己下不來臺。直到1984年9月18日中英談判結(jié)束,恒生指數(shù)才一路上漲,于上月又逼近1800點,但在本月又開始下跌。
“不會,八一年那會兒是政局不穩(wěn),英國佬作死。鮑叔覺得這次下跌,應(yīng)該和去年八九月份一樣,未來還是上漲的趨勢?!?br/> “那就好?!滨U國威的分析,蔡明和還是信得過的,“老鮑這個人呀,分析股市還行,經(jīng)營報社就不行了?!?br/> 蔡致良一聽這話,哭笑不得,問道:“三叔有什么建議嗎?”
“其時,我也跟你爸說過,只是阿潮和老鮑兩個死腦筋,要不然,明秀日報的銷量早就漲上去了?!?br/> “什么建議?”蔡致良都有些好奇了。
蔡明和指著門口的兄弟,道:“就是整一個風(fēng)月版,保準賣得好,你看我手下那些人,??达L(fēng)月版的?!?br/> 風(fēng)月版就是指的一些黃色小說,港城的很多報紙都有,雖然飽受批評,卻是越賣越火,銷量驚人。
蔡致良一聽就有些好笑,卻也沒有拒絕,道:“明秀日報下周準備連載僵尸小說,先看看行情吧。”
“那我到時也買份報紙看看?!辈堂骱推财沧?,并不看好報社的前景。
“三叔,你投資電影嗎?”去年港城的一些社團,也涌入電影市場,當(dāng)然他們有洗錢的嫌疑,故而蔡致良由此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