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有句老話,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
尤其長安乃是帝都,很難藏住重大消息,所以這一夜發(fā)生的事,其實各方都在關注中。
不出手,并不代表著不在意,相反正是因為在意,故而才會顯得謹慎。
夜色朦朧,皇宮深處。
一曲歌舞正在悠揚,宮女舞姿令人迷醉,這是《霓裳羽衣曲》,乃是皇帝親手所做,號稱擁有十八段樂譜,堪稱璀璨一代的明珠。
然而舞曲哪怕再好,也要看欣賞之人,如果欣賞之人提不起興致,那么舞曲再好也沒有吸引力。
恰恰,現(xiàn)在的皇帝就提不起任何興致。
只見燈火輝煌之下,唐玄宗滿臉都是困倦,忽然輕輕打個哈欠,眼皮子開始打架。
旁邊立馬響起高力士的聲音,小聲小氣的道:“陛下若是倦了,不如早點安歇?!?br/> 哪知唐玄宗像是恍若未聞,反而繼續(xù)硬撐著欣賞歌舞,只不過任何人都能看出,皇帝明顯有些心不在焉。
高力士張了張嘴,似乎還想再勸,然而微微遲疑片刻,最終選擇閉口不言。
于是大殿里的歌舞依舊,宮女們繼續(xù)舞動曼妙身姿。
偏偏就在這時,皇帝卻悠悠開口,像是隨意而言,又像是大有深意,淡淡問道:“他們都走了嗎?”
這句話問的無頭無腦,根本不知道皇帝在問誰,然而高力士卻仿佛早有預料,立刻回答道:“啟稟陛下,兩位宰相都已離去。此時已經(jīng)出宮,而宮門也已落鎖?!?br/> 唐玄宗點了點頭,忽然又問道:“他們離去之時,路上可還爭吵?”
高力士想了一想,謹慎回答道:“兩位宰相一向政見不合,但是今次卻并未發(fā)生爭吵,反而如同多年老友,彼此顯得極為融洽。這就讓老奴有些迷惑了,老奴還是首次見到他們?nèi)绱恕?br/> 這老太監(jiān)實在油滑。
他嘴上說著不懂,其實心里全都懂,之所以說他不懂,無非是把表現(xiàn)的機會留給皇帝。
果然唐玄宗微笑起來,淡淡道:“他們沒有爭吵,只因達成了協(xié)議,所以才會表現(xiàn)出融洽,這是故意做給朕看的?!?br/> 高力士連忙湊趣,佯裝迷惑的求問道:“老奴斗膽請陛下解惑?!?br/> 皇帝甚是滿意,微微坐直身姿,道:“李林甫此人,一貫主張重用胡臣,他為什么要重用胡臣,無非是收受了別人的好處。除此之外,他還有另外一層私心。是什么死心呢?是他想用胡臣壓制漢臣的私心。”
高力士連忙故意又問:“這卻為何?老奴越發(fā)不懂了?!?br/> 皇帝呵呵而笑,悠悠然道:“朝堂重臣五百,上升的位子只有那么多,如果大臣們想要更進一步,那么必然要覬覦宰相的位置?!?br/> 說著一停,繼續(xù)又道:“李林甫正是出于這份擔心,故而才會主張重用胡臣。因為胡臣若是強勢,朝堂的大臣就會受壓。而大臣們一旦受壓,就會滋生反擊之意?!?br/> 這次高力士沒有假裝不懂,而是適時的表現(xiàn)一點小聰明,道:“大臣們反擊胡臣,雙方必然牽扯精力,那么,李林甫的位置就沒人顧得上去爭。老奴這個想法,不知對是不對。”
唐玄宗夸贊了一句,道:“你能看透這一點,勉強也算不錯了。”
高力士連忙恭維,道:“都是陛下英明神武,老奴才跟著學到一些。”
唐玄宗哈哈大笑。
大笑之后,忽然臉色一肅,沉聲道:“張九齡則是恰恰相反,他一輩子都在敵視胡臣,故而才會跟李林甫政見不合,彼此存在著不可調(diào)和的爭執(zhí)……”
“然而今夜,他們卻達成默契,所以才會深夜求見,故意表現(xiàn)融洽的姿態(tài)給朕看?!?br/> 高力士又開始裝傻,面色迷惑的道:“陛下能否給老奴說說,他們達成了什么默契?”
卻見皇帝緩緩抬手,作出一個彈指動作,道:“那個默契,如朕此指,彈出去,就代表走了,沒彈出去,就代表掌控。張九齡想放郭子儀走,李林甫想讓郭子儀留,一個想保,一個想殺,如此簡單,如此而已……”
真不愧是皇帝。
別看已經(jīng)衰老,然而畢竟帝王,這一番語言看似輕描淡寫,其實卻意味著洞察一切。
忽然皇帝目光悠悠,淡淡看著高力士,微微笑道:“你今夜是否也曾出過宮,悄悄去死牢見了郭子儀。如果朕猜測沒錯的話,應該是楊玉環(huán)讓你去的吧?!?br/> 噗通一聲!
高力士直接跪下。
雖然沒有回答,如同承認無異。
然而皇帝仿佛并未生氣,反而輕輕嘆了一聲,似是自言自語,又似意味深長,道:“朕已經(jīng)老了,精力很是不濟,所謂人生七十古來稀,朕今年已經(jīng)六十二。古來稀是什么?古來稀就是稀少?自古至今,活到七十歲的人很稀少,而朕雖然是帝王,但朕并沒有信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