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zhèn)北將軍伯特,水軍統(tǒng)領布策,見臺吉身色懼厲地呵斥哈依,趕忙跪下,向臺吉求情道:
“臺吉大人,哈依見情勢危急,口不擇言,望臺吉大人寬恕?!?br/> 那臺吉見二人求情,也就借坡下驢,說道:
“此等言語,在此言畢便罷,切勿在外妄言,自取滅族之禍。”
那伯特見臺吉不再追究哈依之言,但仍不明就里,乃向臺吉問道:
“臺吉大人,那若皇上駕崩,難道還有誰能阻止二皇子順利登基?”
本來那伯特想說,除非等皇上駕崩后,我們篡改遺詔。否則,皇上龍御歸天后,登基的肯定是二皇子。
但前面有了哈依的教訓,這個話伯特不敢說出口。
“皇上能阻止二皇子登基?!?br/> 臺吉又一次捋了捋他那銀白色的胡須,故作深沉地說道。
這不是廢話嗎?三大臣心里想道。
皇上當然能阻止二皇子登基,但是現(xiàn)在皇上的狀況,你都說了,過不了幾天就要龍御歸天了,他怎么阻止?
當然,皇上駕崩前可以立遺詔,遺詔里面皇上同樣還可以想立誰就立誰,皇上可以在遺詔里面立小皇子悖爾刺金.福蓋為帝,這樣他們這幫隨駕大臣,不但無罪,或許還因為從龍,有擁立之功,另有恩賞亦未可知。
原來這魔皇,悖爾刺金.馬哈沙,嫡出有三個皇子,大皇子悖爾刺金.岳猛,二皇子悖爾刺金.哈顏,以及隨駕的小皇子悖爾刺金.福蓋。
從大一朝的法理上說,三位皇子皆有資格繼承大位。
魔族并不像人族,繼位非要立嫡以長,魔族只要是嫡出即可,魔皇喜歡誰,就立誰為太子,魔皇駕崩后,太子登基繼位。
若魔皇還沒有立下太子,則在臨終前,留下遺詔,亦是想立那位嫡出皇子皆可(若無嫡出則立那位庶出皇子亦可,若膝下無子則選最近支親王繼大位)。
當然,為了避免臣下篡改遺詔,行“沙丘之謀”,遺詔必須由魔皇親自口述,內(nèi)閣六部尚書(禮、戶、吏、工、兵、刑)親自見證簽名,秉筆太監(jiān)執(zhí)筆,寶符郎用璽,一式若干份,發(fā)到后繼之君及諸皇子手中,詔告天下。
這樣的后繼之君才是明正言順的繼承大位,才能塞天下之口。
所以歷代魔皇都樂于見手下臣屬,特別是六大臣們勾心斗角,互不兩立,因為只有這樣,那魔皇才能在任何時候都掌控著絕對權力,才不會被臣下們蒙蔽,架空。才能哪怕是臨終前都能貫徹自己的意志。
但凡事有例外,比如行軍打仗時,皇帝親征在外,六大臣,秉筆太監(jiān)不可能全部隨行,如果皇帝駕崩在外,那立誰為太子?誰說了算?怎么留遺詔?
同樣是皇帝說了算,如果是這種情況,則由魔皇親自執(zhí)筆,親自用印,一式寫幾份,發(fā)給后繼之君及諸皇子,同樣會被諸皇子及滿朝文武大臣承認。
要知道,歷代魔皇皆是武功絕頂高強之士,他們寫的字,未必有書法家般工整,好看,但絕對是天下中獨一無二的存在,任何人皆無法模仿,因為即使能模仿字跡,那武功內(nèi)力不一樣,字寫出來的力道,筆力亦不一樣,諸皇子和眾大臣們一眼皆可看出真?zhèn)巍?br/> 那大司馬臺吉話說到此處,三人總算頭腦中有點頭緒了,禁衛(wèi)軍指揮使哈依連忙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