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雪白駿馬,一襲白衫,一柄長劍。李無庸晃悠悠的進了京城,這次他進京城是為了登州之戰(zhàn)來掃尾來的,由于戰(zhàn)爭爆發(fā)是過年前的幾天,而皇帝也早就在臘月二十六就封筆了,從登州到北京,怎么說也得一個月的樣子,就算馬上上書,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到,所以劉謙命人寫了信,分別交給了山東督師楊肇基與山東巡撫余大成,說明了孔有德叛亂的情況,然后剛過完年,就命李無庸進京,提前給孫元化的老師徐光啟說一聲,也讓他心里有個數(shù)。李無庸只得不舍的告別了劉玲兒,騎著駿馬朝北京行來,幸虧來自二十一世紀的李無庸有種游俠情節(jié),稍微打扮一下也確實有那么一回事,只不過可惜的是,一路行來的難民讓他心里極度不舒服。
????望著眼前的北京城,心里除了震撼還是震撼,明代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礎上作了一些改造。一是將北邊城墻向南縮進2.5公里,二是把皇城和都城的南墻分別向南移動,并加筑了南面的外城。另外,明北京城的整個布局反映了明朝強調(diào)恢復漢族傳統(tǒng)的意向?;食遣糠职茨暇┑捏w制修建,規(guī)模很大。整個城市以皇城為中心,按照《周禮•;考工記》“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建城傳統(tǒng),在皇城東西建太廟,西面建社稷壇。并在城南、北、東、西四個方向建天、地、日、月四座壇廟。明北京城的規(guī)劃,突出了南北中軸線的地位,從外城南門永定門直到鐘鼓樓,構(gòu)成長達八公里的軸線,通過九道門闕,直達紫禁城的三大殿,突出了皇宮的威勢。紫禁城的北面堆筑了四十三米高的景山,豐富了城市的主體輪廓。
????北京舊城共有“內(nèi)九外七”十六座城門,它們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所謂的內(nèi)九門是指東直門、朝陽門、崇文門、大明門、宣武門、阜成門、西直門、德勝門和安定門。而外七門是指東便門、廣渠門、左安門、永定門、右安門、廣安門和西便門。每個城門都有著不同的規(guī)矩,就比如李無庸面前的城門就是崇文門,標志是鎮(zhèn)海的崇文鐵龜,多走酒車。崇文門是“景門”,有光明、昌盛之門的含義。同時它大概是北京城各門中人流貨流最繁忙的城門。而象其他的城門的用處也是不同的,什么東直門多走木料車,朝陽門是多走糧車的,它的不遠處就是朝陽門碼頭了,通過京杭大運河運來的漕糧都是從這里進入京城。而大明門卻不是普通人能行走的了,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也不準從箭樓下邊的正門出入,而只能走東西兩邊的旁門。因此它平時總是緊緊關閉。宣武門是“死門”,押送死囚的車就是出此門的。阜成門多走煤車。西直門,元代稱和義門。多走水車。北京城內(nèi)的水質(zhì)不好,皇宮用水都取自玉泉山,每天清晨,水車皆從西直門入城德勝門,軍隊凱旋時從此門入城,多走兵車。德勝門也叫“修門”,有品德高尚之意,仁義之師要從此門出入,因此此門多出入兵車。安定門,軍隊出發(fā)從此門出城,多走糞車?;实垡惨獜拇碎T出去到地壇祈禱豐年。
????交完進城稅,李無庸就打馬進了內(nèi)城,他早就打聽好了,徐光啟貴為大明首輔,就住在內(nèi)城宣武門內(nèi)太卿坊,但北京城有三十六坊,其中內(nèi)城有二十八個,而太卿坊內(nèi)居住的都是一些達官貴人,幸虧徐光啟官位甚高,貴為大明首輔、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在太卿坊內(nèi)倒是鼎鼎有名的。
????李無庸望著眼前這個大宅院,上面的牌匾上端端正正的寫著“徐府”兩個大字,在問了兩個人之后,李無庸終于弄清楚面前的府邸就是自己的目的地了,徐光啟的府宅。
????也難怪他不敢確定,這太卿坊內(nèi)居住的都是達官貴人,基本上明朝的各部官員都住在這里,一路行來,哪坐府邸不是裝飾的金碧輝煌的,最起碼在李無庸看來豪華的不大正常,不過看了眼前這個府邸后,才更加確定了這就是徐光啟的府邸了,有其師必有其弟子,想李無庸成親時,孫元化送的一百兩銀子還是借的,可見他簡樸如此,而作為他的恩師,朝廷從一品大員,府邸居然如此簡單,門前的石獅經(jīng)過雨水的洗刷,已經(jīng)沒有原先的潔白如玉了,有只眼睛也快要消失不見,門口的柱子雖然還很完整,但柱子上的紅漆也出現(xiàn)了班駁,顯然很久就沒有上漆了。
????李無庸常常的嘆了口氣,不由的想起自己的那個時代,那些當官的哪個不是把自己的家裝飾的富麗堂皇,哪個不是別墅到處,再看看這里,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官員,生活的如此簡樸,連裝修自己門面的錢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