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地精一死,其余的地精就成為了無頭蒼蠅,地精廚師也難逃一劫,狄斯帶著熊地精的腦袋露面,殺死,震懾了一批后,剩下的地精做鳥獸散,落荒而逃。
狄斯沒有追擊,趕盡殺絕什么的。
只要沒有誕生出什么強大的族群領(lǐng)袖,將散落各地的地精們統(tǒng)合起來。
普通地精在森林中的生態(tài)位只是中下層,擔任拾荒者、清道夫的角色,一些強大的野獸、兇暴種會將地精列為食物來源之一,在食物匱乏的季節(jié)主動捕食地精。
這樣就足夠了,畢竟已地精堪比小強的繁殖能力,想要徹底清除,恐怕是比成為傳奇更加艱難的事情。
地精們一逃,狄斯接著開始下一步動作,將“廚房”內(nèi)儲存的干柴、來歷不明的渾濁油脂,不知名植物葉片,統(tǒng)統(tǒng)搬出來,鋪灑一地,直接點火。
橘黃色的火焰從大地上升起,沿著規(guī)劃好的路線,一條火龍上下飛舞,升騰的火苗激烈的舔著洞窟的巖頂,巨大的熱量將狄斯從洞窟的洞口逼退十幾米、、、
就連狄斯也為這般威力驚訝,不愧是有魔力的世界,元素反應(yīng)相當激烈,如果不是周圍有巖壁泥土阻擋,恐怕一場森林大火在所難免。
燃燒,持續(xù)了足足一天一夜,當嗆人的煙霧徹底熄滅,洞窟內(nèi)溫度恢復正常,整個洞窟已經(jīng)是大變樣。
無論巖壁原本是黃、是綠、是白,現(xiàn)在清一色的變成了五彩斑斕的黑,巖壁下方無數(shù)奇形怪狀的昆蟲倒斃兩側(cè),有的是被高溫活活烤焦,用爪子輕輕一按,就化作飛灰四散飄揚。
之前地精們的生活痕跡全部消失不見,那股惱人的怪味也被二氧化碳所取代,狄斯心中滿意,只要再過幾日,洞窟就又變的和新的一樣。
做好了家庭打掃,那么接下來就該去捕獵了。
狄斯所去的地點,自然不是模擬中被水中的鱷魚,陸地上的大貓、野狗群共同圍攻的熱門河段。
而是在上一次模擬過程中,通過認真仔細的觀察搜索,所發(fā)現(xiàn)的一塊寶地——五連發(fā)卡彎。
之所以叫這個名字,主要是因為那里的地形復雜,奔騰流淌的河流在那里形成了幾個連續(xù)急促的拐彎,從上方看去像極了狄斯小時候看過的這一名場面。
“五連發(fā)卡彎”地形復雜,曲折多樣,河流的流速在這里顯著減緩,因而滋生了大量的水生植物,可謂稱得上是水深草茂,極其適宜藏貓貓。
體型巨大的成年披甲鱷,難以適應(yīng)這里繁多的水生植物,那巨大的身軀在水底移動,動輒就會被裹得嚴嚴實實,動彈不得。
而披甲鱷幼崽則恰恰相反,幼年時期缺乏自保能力,一般都會先在這種復雜的地方生存。
直到青少年期,此地再難以滿足進一步的需要,并且擁有了基本的生存手段后,才會進入河流中討生活,進一步成長。
至于陸地上的肉食野獸、兇暴種,則輕易不會往這么深的水里跳,不然一旦失水,還不知道誰狩獵誰呢!
因此,這片難得的繁育區(qū)就成為了狄斯的專場,可謂是嘎嘎亂殺,橫推左右無敵手,打不過成年披甲鱷,我還打不過你。
再說我一個出生不過幾天的雛龍,混跡幼兒園也是非常合理的一件事情吧。
恍若一條游魚、又好似靈敏的水蛇,狄斯在水下一閃而過,口中叼著半截啃剩下的魚身猛然躍出水面,淋漓的水滴,從龍鱗上爭先恐后的滑落,濺起一片水霧。
作為與黑龍一樣,五色龍中唯二擁有水下呼吸天賦的真龍,綠龍的龍鱗也許遠不如紅龍那般堅固。
但在水中,仿佛硬化的蛇皮般,流暢光滑的鱗甲,不但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少阻力,并且保溫、保濕能力也非常出色,只是片刻功夫,龍鱗上便滴水不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