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配這兩個字,從來不過仁者見仁罷了。
只是溫桃蹊乍然發(fā)現(xiàn),也許這是一對兒“郎情妾意”時,免不了是要動些心思的。
前世她的那個四嫂,并不是什么賢良淑德之輩,有很多事情,她其實都記在心里,只不過重生后,所有的事情總要分出個輕重緩急,且近些時日,家里又的確是一波未平一波起,她分不出那個心來,考慮著如何能叫周氏進不了三房的門。
在溫桃蹊的心里,溫長澈是個溫潤如玉的人,人家說娶妻以賢,當年馮夫人定下周氏,也許是有所圖,也許是周家為周氏做了一副好名聲,將所有人都騙過了,如今已然不好分辨。
只是她既在這個時候發(fā)現(xiàn)了林蘅的心思,又試探出她四哥并非無意,那于她而言,“四嫂”兩個字,還是林蘅更合適一些。
溫桃蹊眼神越發(fā)明亮起來,腳下也漸次輕快,心情一時大好:“我便覺得很是般配?!?br/> 白翹是有心勸兩句的,但總覺得這事兒她正在興頭上,也未必聽得進去旁人的話,況且真要叫她說,林家那位姑娘,真的蠻好的。
要說起林蘅,待人接物是一貫的和氣與客氣,這樣的人,自帶了一股子的謙遜和婉,無論走到哪里,總是不會惹人心生厭煩的。
溫桃蹊領著丫頭進了三房院的時候,林蘅,就已經(jīng)在了。
彼時溫桃蹊也吃了一驚,原本她也是想著,林蘅就算是早到些,至多不過提前半個時辰,錯開了人,先到老太太跟前去拜一拜,便同她們姊妹一處玩去,等著開席罷了。
但這個時辰……
溫子嫻屋里伺候的丹珠,分明是聽了馮夫人的話,在這兒等她,又或是,等著久去未歸的溫子嫻的。
溫桃蹊提了提裙擺,走的慢起來:“林蘅姐姐來的這樣早,三嬸說什么沒有?”
丹珠笑著搖頭:“太太只是說叫我等姑娘回來,叫姑娘去陪林姑娘,既是三姑娘先過來,三姑娘去陪著也是一樣的?!?br/> 李家同他們溫家定了親,而李家太太的娘家,原也是大富大貴的,在溫桃蹊的認知中,她的這位好三嬸,一向都是趨利避害的個中能手,怕對林蘅為該動一些別的心思。
但今兒是怎么了?照理說來,林蘅進了府,她該派人到長房去催一催溫子嫻,怎么會只是吩咐了丹珠在這兒等?
“林蘅姐姐剛來嗎?”
丹珠又說是:“林姑娘來的這樣早,老太太還沒有起身,太太叫人把林姑娘領到我們姑娘院兒里去玩兒了。”
溫桃蹊咋舌,別的就什么也沒有再說,腳尖兒轉(zhuǎn)了個方向,朝著溫子嫻的院子而去。
見到林蘅時,溫桃蹊呼吸一滯,人也愣了良久。
眼前面色不善,臉上寫滿了心事二字的人,實在叫她很難跟那個云淡風輕的林蘅重疊在一起,可她又實實在在正是林蘅……
溫桃蹊回過神,是因為林蘅疾步而來,湊近了她身邊。
大約因為她愣怔出神,林蘅叫了她幾聲她都沒有理會,林蘅便輕輕的戳了她一下,這才拉回了她的思緒。
溫桃蹊拉過林蘅的手,顯得她最是個心思細膩之人,也不當著丫頭們的面兒問她,于是二人走遠了幾步,丫頭們也甚有眼色的未曾跟上來,她才沉聲問林蘅:“你這個神情臉色,是遇上了什么事嗎?你昨日打發(fā)人來告訴,說會早點兒過府,可這個時辰,未免也太早了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