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四十八年九月初一,朱常洛在吃了兩枚仙丹后正式成仙了。
早上群臣進乾清宮哭過先皇后,提出要將朱由校請到文華殿,大家一起叩頭拜見未來的皇帝。李選侍不放心,要他們就在乾清宮拜見就行了。兵科左給事中楊漣叫來已升為司禮監(jiān)秉筆太監(jiān)的王安,要他將太子請出來。
王安進去對李選侍說:“乾清宮有二位先帝靈柩,不宜拜見太子,所以外臣想在文華殿里給太子叩頭,叩完頭就送回乾清宮?!崩钸x侍就要李進忠?guī)±钚∴囈黄鹋闾尤?,吩咐要小心照顧好太子?br/> 朱由校出來以后,大學士方從哲、劉一燝、韓爌,吏部尚書周嘉謨,戶部尚書李汝華,兵科左給事中楊漣,署禮科事刑科給事中暴謙,浙江道御史左光斗一擁而上,把朱由校嚇了一跳。李進忠急忙護住太子,楊漣沖上去,一把推開他,一個耳光扇了過去,罵道:“你個閹人滾到一邊去?!崩钸M忠不敢回嘴,更不敢還手,只好捂著通紅的臉跟著一起走,楊漣又道:“你們不要跟著來,再過來打斷你們的腿?!崩钸M忠等人只好眼睜睜地看著太子被帶走,轉身回去稟告李選侍。
其實,朱由校不是被帶走,而是被架走,腳不沾地地到了文華殿。大家請?zhí)由献?,一起叩頭如儀。楊漣請?zhí)釉缋^皇帝位,以安天下心。朱由校說道:“先皇仙去,孤心中悲痛,只想悼念先皇,不欲繼皇帝位?!?br/> 皇帝繼位,都是需要正式的三請三辭才行的,所以這樣的請求太子不允許本來就是意料中事,然后大臣們又稟告了一些喪事的安排,這些事完了后大臣們行禮準備退去,這時楊漣發(fā)話了:“太子不能回乾清宮,應該重新找一個地方安置太子。”首輔方從哲道:“先皇登基以來,太子都是隨居于乾清宮,為何不能回?”
楊漣道:“乾清宮內尚有李選侍在,太子年幼,易受其蠱惑,如其欲行垂簾之事,那我們能怎么辦?應該將李先侍從太子身邊調天,這樣才能讓人放心?!?br/> 方從哲心想,以李選侍身份地位,想行垂簾之事,那是絕無可能,但又不好反駁,于是問道:“不回乾清宮那讓太子住在哪里呢?”
王安欠身說道:“慈慶宮為原太子宮,可為太子暫居之所?!?br/> 楊漣道:“那就慈慶宮吧?!眱扇似灾徽Z就決定了這件事,根本沒有征求首輔的意見,方從哲臉色不變,一言不發(fā)。
整個過程中,也沒有一個人問過朱由校想住在哪里,商量的時候,看都沒有看他。眾人擁著他到了慈慶宮,行禮告別而去,王安叫來幾個太監(jiān),吩咐他們仔細伺候著太子,也離開了。
象個木偶一樣被群臣無視,朱由校心里的惱怒可想而知。等王安走了以后,他直接走出慈慶宮,回到乾清宮,幾個太監(jiān)勸太子不要離開,朱由校理都不理,又不敢攔著太子,只能跟在他身后,直到他進了乾清宮,才無奈地回去。
一進宮來,李選侍和客氏迎了上來。李選侍道:“他們可曾為難哥兒了?!?br/> 朱由校說道:“他們當然不會為難我,媞媞呢,我餓了,一起吃飯吧?!敝劣谒麄儾幌胱约夯厍鍖m的事,還是別說了,免得李選侍煩惱,客氏擔心。
吃飯以后,照例是守靈。朱由校坐在靈堂里開始思考,按照常理,太子年幼,本來就要有人照顧才行,而現(xiàn)在大臣們卻要讓他獨居在慈慶宮,遠離自己熟悉的人,這事有點反常呀?
按照平行時空管理局一號所說,自己應該在這一年當上皇帝,看這情形,大概就是這幾天的事情。而自己一個才十六歲虛歲的小孩子,大臣們在面對他時雖然在叩頭,但根本看不出有什么恭謹之心,那么他們讓自己獨居的目的就昭然若揭了:他們想孤立他,想讓自己做他們的傀儡。
根據跳得越歡得利越大的原則分析,方從哲顯然不是這么想的,那這么想的就應該是楊漣那一伙人。自己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可不能上了他們的當,方從哲應該可以拉過來做盟友,徐光啟那更是不用說,不是盟友而應該是心腹,還有誰?朱由校悲催地發(fā)現(xiàn),外廷自己根本沒有可用之人。
外廷不行,那宮內呢?第一個可以信任的當然是李進忠了,還有王體乾呀,李朝欽呀都是不錯的,王安好象和楊漣走得比較近,還是小心一點為妙。
第二天,群臣來到慈慶宮拜見太子,不想卻人去樓空,楊漣立即叫人把王安找來,王安聽慈慶宮太監(jiān)說明了情況,立刻叫人將慈慶宮的太監(jiān)按在地上狠打,邊打邊罵:“為什么昨天晚上不去告訴我?”眾臣也不管王安懲罰太監(jiān)的事,先去了文華殿,王安則又來到乾清宮,要請?zhí)尤ノ娜A殿。
朱由校道:“有什么事,就在乾清宮說吧?!彼刹幌胂笞蛱煲粯?,讓人留住回不來。王安道:“今日群臣有大事啟奏,乾清宮有兩位先帝靈柩。諸事不便,所以請?zhí)尤ノ娜A殿,然后再回宮來。”
朱由?;氐溃骸安槐亓?,就在這里說吧,有什么事不能在這里說嗎?”
李選侍卻起了疑心,問道:“怎么了,昨天不是也在文華殿嗎?哥兒為什么今天不去了?”
朱由校昨天沒有對她說實話,所以今天也就不大好回答這個問題,心想,大不了晚上再回來唄。于是辭別了李選侍等人,跟著王安去了文華殿。
群臣跪拜以后,禮科左給事中李若圭上奏說,冊封大禮舉行是有一定的次序的。孝端顯皇后(神宗皇后)、孝靖皇后(光宗生母)尊謚還沒有行封,郭元妃(光宗元配)、王才人(朱由校生母)應該封為皇后的事連尊號都還沒有定好,冊封選侍李氏為貴妃的事暫宜停止,禮部尚書孫如游也說按禮來說應該如此。朱由校知道最后只能是這個結果,只好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