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朝,皇帝下旨,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徐光啟擢升為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xué)士,左庶子孫承宗升為少詹事為日講官。這兩項任命倒是沒有人反對。退朝后,他先與徐光啟一起進了御書房。
行禮后,徐光啟坐了下來。朱由校哽咽著說道:“一年之前,有天晚上朕做了一個夢。在夢里太祖皇帝對朕說,國朝傳來二百多年,現(xiàn)正危機存亡之時,外有建奴肆虐,內(nèi)有饑饉遍地,如不奮起振興,則大明不到三十年而亡。太祖命朕早做準(zhǔn)備,無須顧忌。朕聽從太祖之命,修兵革,制良種,引泰西之學(xué),欲強國之根本。不料一年后竟然是朕坐于此地,若早知如此,朕寧愿是父康祖健,好讓朕能承歡膝下?!币贿呎f著眼淚就流了下來。
徐光啟心中最大的困惑終于解開,不由得大大松了一口氣:“陛下孝心天地可鑒,怎奈天不假年,臣請陛下以天下蒼生為重,不可傷心過甚以免有傷圣體?!?br/> “朕初御天下,深感責(zé)任重大,而朕又才疏學(xué)淺,欲請先生為朕薦良材以為國用。良材之一者,為精通泰西之天文,地理,機械,火器,算術(shù)之人;良材之二者,為精于財政,長于農(nóng)事之人;良材之三者,為長于兵事,擅長練兵與帶兵之人。請先生明日上本,將此等良材分類呈于朕前?!?br/> 這是對徐光啟絕對信任的表示,一下子要他推薦這么多官員,就是首輔也沒有這么大的權(quán)力。徐光啟心內(nèi)感激,又跪下來謝恩。朱由校連忙扶起道:“只有一點要求,先生所薦之人,只求有其才,其余不足論?!边@就是唯才是舉的意思了,他怕徐光啟要求太高,所以加了這么一句。
“謹(jǐn)遵圣上諭旨?!?br/> “你我有師生之情,請先生不要如此拘禮。另外,先生可否告訴朕,朝中官員誰是東林黨人呀。”
徐光啟遲疑道:“啟稟陛下,所謂東林黨者,乃政敵攻訐之語也,臣不敢言?!?br/> 朱由校這才明白,東林黨是別人攻擊東林人時才會用的詞,一個東林人不會站出來說“我是東林黨”,因為此時黨這個字常常被視為朋黨,是個貶義詞。徐光啟這人很厚道,沒有乘機攻擊別人,已經(jīng)很不錯了。
既然如此,那就換個問法吧“朝中群臣,應(yīng)該有一些派別吧,不如先生就給朕詳細講講?”
于是徐光啟只好勉為其難地給他講了一下基本的情況。當(dāng)然他都不是用的黨字,但朱由校當(dāng)然明白其中的意思。朝中現(xiàn)在大概有幾個黨,東林黨,比如楊漣,左光斗,周嘉謨,趙南星,劉一燝,韓爌,還有不在職的葉向高,李三才都是東林黨的著名人物,而孫承宗竟然也是;然后就是浙黨,象首輔方從哲和給事中姚宗文就是;楚黨,象官應(yīng)震、吳亮嗣、黃彥士就是,熊廷弼也是楚黨;齊黨,給事中亓詩教、周永春就是;總體來說,東林黨勢力最大,因為他們在先帝當(dāng)太子一事上出力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