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老太太不理解,上了凍的豆腐怎么就是新品了。絕佳的玉豆腐,上凍之后凍成了蜂窩煤,完全沒有嫩滑的口感了啊!
夏靈兒保持著神秘,喜氣洋洋的載著自己的凍玉豆腐和千葉豆腐出發(fā)了。
今天下雪,夏靈兒沒讓夏修學跟著,她昨夜研究千葉豆腐實在太累,沒來得及做黃金豆腐,所以不用去早市。
夏靈兒今天的目標是鄭蘭的“香滿園”飯館。
“蘭姨,我又來啦?!毕撵`兒一進門就是笑,吸引的鄭蘭也笑了起來。
“大雪天還往縣城跑,怎么不知道歇一天?!编嵦m替夏靈兒掃掉帽子上的雪,心疼的捏了捏她凍得刷白的臉。
“就是因為下雪了,我才趕緊跑來找蘭姨的。我有道好菜,想賣給蘭姨!”
“賣一道菜給我?”鄭蘭又捏了一把夏靈兒嫩滑的小臉兒,笑道,“好啊,你的菜要是好吃,我給你開個大價錢?!?br/> 夏靈兒喜滋滋的把三輪車里的千葉豆腐和特制的凍玉豆腐搬進店子,在店里幫忙的鄭坤看見那兩板上了凍的豆腐,臉立馬黑了:“夏靈兒,我姑對你可不差啊,你怎么把上了凍賣不掉的豆腐拿來了!”
鄭坤是鄭蘭的侄子,寒假放假在鄭蘭店里幫忙,身高一米八,長得很白凈,就是搬豆腐時,還沒有夏靈兒有力氣,一看就知道平時被家里人保護的很好,根本沒做過活。
鄭坤說話京味兒很重,夏靈兒第一次聽他說話就知道他鐵定是土生土長的京城人。
因為這點兒,夏靈兒知道自己不會長期跟他打交道,所以對鄭坤平日里的“挑刺”和“奚落”都以笑容回應。
伸手不打笑臉人,這招對鄭坤很有效,每次夏靈兒對著鄭坤“甜甜”地笑時,鄭坤都會從鼻子里發(fā)出一聲“冷哼”,然后轉(zhuǎn)身離開。
鄭蘭心里也有疑惑,但是她沒問,通過這些天的接觸,她摸清楚了夏靈兒的性格,準備等著夏靈兒自己解釋。
“這可不是一般的凍豆腐,大街上的北豆腐一上凍就成了冰渣渣,哪是我家豆腐這個樣子?!?br/> 鄭坤知道夏靈兒家里賣的是嫩滑的玉豆腐,夏靈兒說的也對,他確實沒見過上凍的玉豆腐,安縣這種小地方都是北豆腐,京城雖然有南豆腐,但卻沒有類似內(nèi)脂豆腐的玉豆腐,鄭坤想不明白夏靈兒賣的什么關(guān)子。
“蘭姨,我能借下你家廚房嗎?這道菜要現(xiàn)做才好吃?!毕撵`兒問向鄭蘭。
鄭蘭想知道夏靈兒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她朝夏靈兒點了頭:“行,正好今天下大雪,店里沒人,我就把廚房給你折騰?!?br/> “蘭姨?!?br/> “恩?怎么了?”
夏靈兒比著大拇指說:“蘭姨果然是能掙大錢的人,我要抱緊你的大腿!”
夏靈兒要做的是干鍋千葉豆腐,千葉豆腐是主料,洋蔥、青椒、紅椒、五花肉等作為輔料,剛端上來的時候,因為才離開火,千葉豆腐和肥瘦剛好的五花肉還在滋滋作響。
千葉豆腐是從臺灣傳入國內(nèi)的,它有獨特的q彈口感,不論是做干鍋還是涮火鍋,只要你把它送入口中,都會被它的特殊的口感俘獲,是大大小小的飯店必備的菜品。
夏靈兒就很喜歡吃千葉豆腐,為此還犯軸,特意在網(wǎng)上找過千葉豆腐的配方,探究它為什么會這么的好吃!
這就是夏靈兒為什么第一個就研發(fā)千葉豆腐的原因,她讓千葉豆腐提前十年出現(xiàn)在大家的餐桌上,賺的就是這個時間的差價!
但是,千葉豆腐這種新型豆腐提前出現(xiàn)在資源匱乏的此刻,還是很突兀的,比如平時就喜歡找茬的鄭坤,率先笑話夏靈兒道:“這不就是一盤炒豆腐嘛!”
夏靈兒不解釋,夾一片千葉豆腐放到小碟子里,對鄭蘭說:“蘭姨,你嘗嘗?!?br/> 鄭蘭看到吸滿湯汁、富含彈性的千葉豆腐,心里已經(jīng)對它打好分了。嘗到味道后,又給它加了幾分。
夏靈兒的廚藝并不是特別好,火候掌握的還不是很對。這道菜換成店里的廚師做,味道還能更上一層樓。
夏靈兒看到鄭蘭嘴角的笑意,便知道自己過關(guān)了。她繼續(xù)道:“這道菜叫福滿鍋,福,取豆腐的諧音,也為過年討個喜慶。蘭姨,你可以給福滿鍋定個爐子,底下滋滋燒著火,檔次一下子就上去了!”
夏靈兒比劃一下干鍋爐子的樣子,繼續(xù)道,“到時候你再做個宣傳,拍幾張福滿鍋的照片,放大做成廣告掛在門外頭,包管看到的人都想進來吃!想想啊,大雪天,熱氣騰騰的福滿鍋煮的咕嚕咕嚕的,誰不想嘗一口!”
鄭蘭沒想到夏靈兒還附送宣傳思想,她又問:“你那些上了凍的豆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