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我們宋王府可是從來沒有像今天這么熱鬧過,楚王千歲這好像是第二次登門吧?第一次是您搬到王府的時候前來祝賀!”蕭海忠看著楚王的轎子離開,忍不住語帶諷刺的說道。
這不是天明皇朝親王該乘坐的十二抬大轎,就是很普通也很常見的二人抬,士紳階層外出的交通工具,絲毫不引人注目。
怎么說是楚王呢?不是趙王嗎?難道是蕭海忠的稱呼有誤?
沒錯,的確是楚王,趙王來到王府后待了有大半個時辰,沒想到他剛離開不久,緊接著楚王又來了,也是待了半個時辰左右。
兩人的來意截然相反,各自的需求不一樣。
趙王朱睿謙的來意是,要朱睿昇到了工部后興風作浪,從查賬開始揭開黑幕,打擊清流一系的勢力。
天明皇朝的內(nèi)閣,首輔是吏部尚書孫東清,被封為太傅、中極殿大學士,次輔是戶部尚書徐朔,封為少師、建極殿大學士。
其次是兵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梁道芳,禮部左侍郎、武英殿大學士陸錫恩,最后是工部左侍郎、文淵閣大學士劉禹洲。
孫東清的兩個學生都是內(nèi)閣成員,一個是陸錫恩,一個是劉禹洲,如果工部被踢爆了貪腐問題,首先就指向了左侍郎劉禹洲,連帶著后面的孫東清也會受到拖累。
楚王來的意思恰恰相反,是要他按兵不動,不要卷入到皇位爭奪戰(zhàn)里面,維持原狀最好,就算要表態(tài),也不要搞什么大動作。
“是挺熱鬧的,但最大的熱鬧還沒有開始呢!”朱睿昇冷笑一聲,轉(zhuǎn)身走進了王府。
大約下午三點多的時候,羅益從外面回到了王府的書房,中午的時候他接到命令,就帶著一群王府侍衛(wèi)跟蹤那些言官們的蹤跡。
他是世襲軍職,又曾經(jīng)在錦衣衛(wèi)北鎮(zhèn)撫司和東廠干過,說的更清楚點,他是特務出身,干這樣的事情輕而易舉。
按照天明皇朝的規(guī)制,在京的親王府有六百名侍衛(wèi),是從上十二衛(wèi)里面精心挑選的精銳,家都在京城居住,上班的時候到王府,輪值結(jié)束就回家。
可能是職業(yè)習慣,王府侍衛(wèi)里面超過百人被羅益訓練的類似于特務,除了武藝高強,也非常善于跟蹤和隱蔽,在沒有汽車的年代里,想要擺脫他們的監(jiān)視,是非常困難的。
“王爺,我們發(fā)現(xiàn)都察院和六科的人,正忙著聯(lián)絡京城各衙門的官吏,估計是要對您不利!”羅益說道。
“你說他們在搞串聯(lián)?好啊,看起來不把我攆出京師,他們是絕不肯罷休了,我就知道這群瘋狗一定會有動作!”朱睿昇一點不驚訝。
言官們連死都不害怕,連皇帝和閣老都敢噴,哪里會畏懼一個無權(quán)無勢的親王?有這樣的舉動,是再正常的不過的事情了。
可朱睿昇知道,他們的手段肯定會奏效,輿論的壓力不止是內(nèi)閣會害怕,皇帝同樣會害怕,不得不做出某種妥協(xié)。即便不會導致自己立刻離開京城,行動也會受到限制,這是壞大事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