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個《偷桃》的江湖術士,就是這嶗山的青華老道?”
明誠道人講得唾沫橫飛,手舞足蹈,引得一眾弟子都湊了過去,就連剛剛被收入門下的秀才王化生也被吸引了過來。
“師尊竟然有這樣的仙術?”王書生的眼睛都冒出光來,張大了嘴,呆呆的不知說什么才好。半晌突然悄悄一拉林白軒,低聲道,“步兄,你說我新拜的那位仙人師尊,怎么樣才會傳授仙法?”
“你沒聽他們說么?要有仙緣,還要有大毅力!”林白軒隨手往人群中一指,“他們也都來了好幾年,沒見到有誰得到了仙術傳法,可見修仙也不是輕松容易的事情……”
“不對!”王書生壓低了聲音,神秘兮兮的說,“你沒聽明誠師兄說嗎?當時師尊還帶著一位小師弟一起下山,那位小師弟能夠靠一根繩子就爬上天,還去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園……”
林白軒呵呵笑了幾聲,故意擠了擠眼睛,“那你去問問,那位小師弟究竟是誰啊……”
王書生遲疑了一下,打定了主意,湊到人群里,問道:“明誠師兄,您說的小師弟,不知是哪位師兄弟?可否引薦一二?”
明誠道人笑道:“要說這位師弟,只怕你們都沒有見過。我記得回山之后,那位小師弟就有親屬找上道觀來,他思念母親,還俗回家去了!”
“哦——”人群中頓時響起一片唏噓聲。
還俗回家?
林白軒低下了頭,眼中卻閃爍著古怪的笑意。
在場的這些道士當中,以這位明誠道人修為最高,為元嬰初境。
他們所修煉的功法,也是貨真價實的正派路數(shù),一身元氣含而不露,正大光明,顯然是有一個正經(jīng)的傳承。
如果按他所說的那樣,那個小師弟能夠攀登云繩上天,就已經(jīng)超越了尋常元神境界。
“神仙索”、“登天繩”只是個比較高明的障眼法,但是如果是仙家路數(shù),就變成了俗稱的“上天梯”。非元神合道境不能施展!
就算是那個小徒弟根基深厚,乃是天人轉世,練到合道境,早已是一方大能。在這個亂世中隨隨便便就能闖出偌大的名聲,又怎么會輕易“還俗回家”?
如此看來,這“回家”,證明這個“家”也不會是什么普通所在。
“咦?”
林白軒忽然心中一動,明誠道人是五年前下山游歷,也就是說,這座道觀除了他之外,再也沒有一個是五年前收下的徒弟。
想到這里,他睜開神眼看了明誠一眼,見他頭頂上有一朵祥云護身,是貨真價實的有道全真,并非妖魔鬼怪。
“絕對不是如此簡單——”
林白軒打定了主意,燭龍之眼一閃而沒,立刻看清了明誠的前世。
“呵,原來是頭老黃?!?br/> 在明誠的前世,辛辛苦苦為一家農(nóng)戶耕作,老了卻被剝皮下鍋。按陰司律法,這樣的牲畜有功于世,下一世當投胎為人。
驚鴻一瞥間,林白軒卻看到了一個小小的牧童……
“是青華老道!”
他不由得暗暗吃了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