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微笑著開口道:“我想,就算前去迎駕,恐怕也輪不到少公子您?!?br/> 孔明笑了笑:“賈先生此話怎講?”
賈詡語氣意味深長地道:“洛陽,已是曹操的地盤。天子打算帶著朝廷到曹操的地盤里,曹操的態(tài)度可就耐人尋味了。曹操如果奉詔迎駕,便會捷足先登,自然就輪不到少公子您了,曹操如果不奉詔,才輪到少公子您出手。不過,我想,曹操是會奉詔的?!?br/> 東返洛陽,這是天子提出的,天子此時還小,他自然想不到政治上、戰(zhàn)略上、軍事上等方面的因素,他就是單純地想要“回家”,此時的朝政大權在王允和呂布的手中,王呂二人支持天子東返洛陽,肯定不是簡單的“想要回家”(王允和呂布都是并州人,洛陽根本不是他們的家)。從客觀上講,王允、呂布支持天子東返洛陽堪稱一步臭棋,因為洛陽此時已有一條地頭蛇盤踞在那里,就是曹操。王允、呂布帶著天子跑到曹操的地盤里,說得不好聽點,簡直就是自投羅網(wǎng)、自鉆虎穴。王允、呂布應該以雄壯的長安城和肥沃的關中地區(qū)為根據(jù)地,展開割據(jù),發(fā)展民生、整頓兵馬、積攢錢糧,繼而對外開拓、掃蕩天下,他們可是擁有天子、朝廷、政治正統(tǒng)在手的,擁有別路諸侯無法比及的巨大優(yōu)勢,然而,他們卻非要離開自己的大本營,鉆到別人的地盤里,由此可見,王允、呂布的政治頭腦和戰(zhàn)略眼光確實都十分短淺。
“曹操當然會奉詔?!本谑诘溃安懿俅巳?,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其帳下現(xiàn)在又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劉曄、董昭、毛玠、戲忠(戲志才)等眾多謀臣名士的輔佐,豈能認識不到奉詔以及隨之把天子掌控在手里的巨大好處?我可以斷定,曹操不但會積極奉詔,甚至,他還會去搶!”
田豐點頭:“不錯!當今天下紛亂動蕩、諸侯爭雄,但都是各霸一方而已,這天下還是漢室的,還是姓劉的,天子仍是天下共主,仍是至高無上的皇帝,雖然只是一個名義,但是,這個名義卻是意義無窮的,眾諸侯說到底都是漢室之臣,在這樣的情況下,誰能把天子掌控在手,誰就能執(zhí)天下權柄之牛耳!因為,天子是一面號令天下的皇旗,一面統(tǒng)領三軍的大纛!”
孔明咧嘴笑道:“挾天子以令諸侯?就像當初的董卓、現(xiàn)今的王允?”
沮授贊許道:“少公子一語中的!是,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田豐道:“除了曹操,冀州的袁紹、荊州的劉表也有地理之便前去奉詔迎接天子,但是,此二人都不及曹操有遠見長識,都不會奉詔。至于兩淮的袁術、幽州的公孫瓚、徐州的陶謙、益州的劉焉等輩,都是既無地理之便也無遠見長識。因此,少公子,除了曹操可以捷足先登,能爭奪天子的人,就唯獨你了,如果你有意奉詔迎駕,也不是沒有機會?!?br/> 孔明穩(wěn)了穩(wěn)心神,笑著道:“把天子掌控在手里的好處,我是非常清楚的,無論是匡扶漢室、重整社稷,還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用天子的名義對各路諸侯發(fā)號施令,都是無往不利,但是,我是不會那么做的,原因有二?!?br/> 賈詡、田豐、沮授一起肅然聆聽。
孔明正色斂容地道:“第一,我無心爭霸天下,你們或許認為我胸無大志,但我只知道,爭霸天下意味著不斷地發(fā)動戰(zhàn)爭,戰(zhàn)爭是最殘酷的事情,戰(zhàn)爭是兵荒馬亂、生靈涂炭,無數(shù)青壯男子會橫死沙場,無數(shù)孤兒寡母會以淚洗面,眼下天下大亂、神州破碎,不知道多少人因此而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枉死慘死、流離失所、無家可歸、饑寒交迫,我救人都來不及,更何況殺人害人?我的志向是什么呢?一是自保,二是救人。我只想偏安一隅,一方面保境安民,一方面全力地救助別地的難民、災民、饑民、流民,讓他們在我的治下可以豐衣足食、安居樂業(yè),讓我的治下可以成為這片亂世中的一塊太平之地?!?br/> 賈詡三人一起感慨欽佩不已:“少公子真乃大仁大義也!”雖然他們或多或少地感到一種微妙的遺憾,但他們更多的還是對孔明這種悲天憫人的思想境界感到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