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洪在書上沒有多少筆墨,但在歷史上的事跡卻非常出眾。臧洪是一位文武雙全的優(yōu)秀人才,同時心憂天下、胸懷大志,并且他忠義無雙,在這一點上不遜于號稱“義絕”的關羽。臧洪自幼聰慧過人,少年便入太學,在此期間表現優(yōu)秀、很有名氣,二十歲出頭就當上縣令,為官期間,他目睹朝廷腐朽、官場黑暗、黃巾之亂、民不聊生,憂國憂民卻又無能為力的他索性辭去官職,返回故鄉(xiāng)徐州廣陵郡射陽縣——如果孔明現在不去招攬臧洪,臧洪接下來的人生軌跡會是這樣的——廣陵郡太守張超聽聞臧洪的名聲,將其招為部下,臧洪在張超帳下期間盡心盡力、任勞任怨地輔助張超,做出很出色的成績,深得張超的信任和器重,幾年后,董卓把持朝政,心憂天下的臧洪痛恨董卓的倒行逆施,建議張超聯(lián)合各路諸侯一起討伐董卓,張超深以為然,聯(lián)系了自己的哥哥、擔任兗州陳留國國相的張邈,二張一致認可臧洪的看法,接著,二張開始積極地聯(lián)系別路諸侯。換而言之,在袁紹、曹操組織十八路諸侯聯(lián)合討董時,臧洪也在推動著這件大事,只因為他遠遠沒有袁紹、曹操那么出名,所以,他在這件大事上做出的歷史貢獻就被人忽略了。
在臧洪的努力下,張超后來成為聯(lián)合討董的十八路諸侯里的第十一路,張邈成為第六路。
討董之戰(zhàn)最終虎頭蛇尾地結束,張邈、張超依附曹操展開爭霸天下的戰(zhàn)事,張超派臧洪前去幽州聯(lián)系幽州牧劉虞,半路上,由于袁紹與公孫瓚展開交戰(zhàn),臧洪無法通過,便被袁紹收留,接著,袁紹擊敗孔融,奪取了青州,加上青州刺史焦和病死,就委任臧洪為青州刺史。當時,青州境內黃巾軍余黨殘部活動猖獗,導致全州一片蕭條荒廢,但在臧洪為期兩年多的治理下,青州煥然一新,得到了全面的復蘇,袁紹贊嘆臧洪的才能,改任他為兗州東郡太守。
在臧洪擔任東郡太守時,張邈、張超背叛曹操,遭到曹操的征討,臧洪念及張超的舊主之情,懇請袁紹發(fā)兵救援張超,但被袁紹拒絕,當時,被曹操大軍圍攻的張超說道“在這個時候,也只有臧洪會來救我吧”,張超部下認為臧洪已受袁紹重用,不會來了,張超說道“臧洪是天下首屈一指的義士,他肯定會來的,就算沒來,也肯定是因為袁紹不讓他來”,最終,張超被曹操打敗并且被曹操殺盡滿門,臧洪因此而怨恨上袁紹,宣布與袁紹斷絕關系,袁紹隨即派兵攻打臧洪所管治的東郡。臧洪死戰(zhàn)不降,由于他在治理東郡時愛民如子、政績卓越,使得城內百姓都不愿離開他,都愿意與他并肩作戰(zhàn)、同生共死。這場戰(zhàn)事足足持續(xù)一年之久,最終,臧洪與其部下因為糧食耗盡所以城破被俘,袁軍入城時,城內還活著的七八千名軍士、百姓無一投降或叛逃。袁紹愛惜臧洪的才能,想要勸他再次歸降,臧洪義正言辭地怒斥袁紹,最終被殺,在他死后,有多人主動隨他一起死去。
通過臧洪的人生履歷,毫無疑問,他是一位有才、有德、有信、有義、心憂天下、心系蒼生、胸懷大志之士。
對于孔明而言,臧洪這個人簡直就是“極品頂級的次要人才”,渾身本事卻又不是曹孫劉三家其中之一的重要人物,不挖簡直就是辜負老天爺。
一切十分順利,孔明水到渠成地在臧洪老家見到了臧洪。
臧洪此時只有二十五歲,身材魁梧、模樣儒雅、儀表不俗、一表人才??酌髦狸昂椤靶膽n天下、心系蒼生、胸懷大志”,因此,他投其所好、對癥下藥,對臧洪說了一堆匡扶社稷、拯救蒼生的大道理,輕輕松松地說服了、招攬了臧洪。這是意料之中,張超都可以招攬臧洪,更何況是孔明。
在決定跟隨孔明后,臧洪向孔明推薦了他的一位同鄉(xiāng),名叫陳容。陳容是一個書生文人,很有氣節(jié),也頗有才干??酌鲝纳迫缌鳎廊坏匾舱袛埩岁惾?。
帶著臧霸、臧洪、陳容等新招攬到的人才,孔明春風得意馬蹄疾地返回了魯國。
此時的魯軍真可以說是“猛將眾多”,直接聽命于孔融的有:宗寶、武安國;
直接聽命于劉備的有:關羽、張飛、裴元紹、周倉、杜遠、廖化;
直接聽命于孔明的則有:典韋、太史慈、臧霸、褚燕、管亥、臧洪、孫康、孫觀、吳敦、尹禮、昌豨、杜長、陶升、孫輕、王當、于毒、眭固、白繞、楊鳳、張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