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宗就是**煩,能跳出這個火坑,何晉挺慶幸的。廣宗的局面與其說是對峙,不如說是盧植死撐。打算用營盤跟黃巾賊對耗??偹泓S巾賊狀態(tài)不佳,沒有一個主心骨可以領(lǐng)導。不然那十五萬哀兵說不定能憑借一股氣勢,滅了這五萬漢軍。
不過也不能怪盧植謊報,身為敵前總帥,手下五萬人馬,總不能老實對外宣稱,幸好黃巾賊不出來吧。他丟不了這個臉,大漢更丟不了這人。這樣豈不是說,這大漢完了。
另外,往樂觀點看。盧植的作法沒錯,只要多撐一段時間,這黃巾賊自己就散了。失去主心骨,又沒地方發(fā)泄這股怨氣,勝利早晚會屬于盧植。不過,天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與其在那里干等,不如轉(zhuǎn)戰(zhàn)他處。有盧植的關(guān)照,想來穎川漢軍主帥,不會少報他們的功勞。
想通了這點的何晉,一路上挺高興的。不單是高興多了立功的機會,更高興是,多了兩千兵馬。
會有這兩千兵馬,何晉猜是因為,劉備請盧植閱軍的效果明顯。盧植很驚喜這個不成材的學生,帶出了一只不錯的軍隊。
劉備不成材?對。因為劉備只是盧植的記名弟子。如果要拿現(xiàn)在學術(shù)做比較,馬融是諾獎學者,盧植和鄭玄都是他的研究生。劉備呢?劉備只是盧植大課的學生,上過盧植的必修課。
不過,盧植對劉備還有印象。畢竟這年代師生關(guān)系比較密切。老師帶學生,也不是向后世大講堂那樣,一學期,或一學年就幾百個。只是,這印象,稱不上好。
“先生總說,備無心學業(yè),好華服和犬馬。故而備不敢以盧師弟子自居?!?,何晉曾經(jīng)問起,為什么當初不跟老師混,劉備這樣回答。
好像在盧值得印象里面,劉備就是個差生。上課不認真,又喜歡一些奢華的器物。劉備是沒錢買什么好東西,不代表他不欣羨。然后就被盧植看出來了,批評了劉備一番。若非如今拉出一只隊伍,一只不錯的隊伍,他還不趕往盧植面前湊。
何晉表面無事,內(nèi)心吐槽,你就是臉皮不夠厚,或者還沒練出來。不然以盧植的地位,隨便提拔你一下,或者大膽一點,打著他的名號招搖撞騙,都很容易混出一點名堂,不需要落魄去賣草鞋。
只是,這個較差的印象,現(xiàn)在起到了一個反效果。就像學校的差生,父母和老師對他都不抱期望了,認為他高考沒指望了,結(jié)果這個學生跑去報名體育,或者藝術(shù)類競賽,莫名得拿到了好名次一般。
劉備的反差,給盧植留下了好印象。在這個亂世當中,書讀得好,不如軍略好。出于對學生的鼓勵,給他們加了兩千兵馬,加點擔子。只是…
“阿啦,好像沒什么好辦法,畢竟只是暫時受我們指揮。就算把那些隊官全部干掉,這只部隊也很難變我們的。除非我們有什么更高的官職?!?,何晉低聲嘆息。
盧植的好心,差點喂了狗。前往穎川的路上,何晉想了一路,想如何把這只兵馬給吞了。
?。ㄟ@人真不是好東西。)
這怎么能怪何晉呢?
兩千人阿,還是裝備齊全,訓練不錯的正規(guī)軍。馬上亂世就要來臨,有更多的兵馬,才能獲取更大的功勞,占據(jù)更大的地盤。只是,大概是平常不做好事的結(jié)果,很久都沒能想到方法。
畢竟,大漢現(xiàn)在還沒有真正的完蛋。他們能憑空得到這兩千人,因為大漢還沒崩潰,所以也別想繞過大漢,把這些人變成私兵。并且,沒有根據(jù)地的他們,也養(yǎng)不起這些人,連基本的糧食供給都辦不到。在何晉的遺憾中,他們一路來到了穎川。
來到穎川,他們受到了一點歡迎。不知道是不是帶來的三千兵馬起了作用,還是因為盧植的關(guān)系,皇甫嵩沒有那種過份的熱情,可是也把他們請進了大帳中。讓他們了解如今的情況。
潁川,地處今天的河南省中部,始置于秦代,原是戰(zhàn)國時期韓國舊地。因潁水流過境內(nèi)而得名,今時屬豫州刺史部,下領(lǐng)17縣。這里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首先地處洛陽東南,如果失陷,黃巾賊馬上就可以威脅洛陽。
此外,這里也是重要的產(chǎn)糧區(qū),境內(nèi)有潁水、汝水、淯水等數(shù)條河流經(jīng)過,灌溉方便又地形平坦,故而從先秦時期開始就是文化、政治、經(jīng)濟等較為發(fā)達的地區(qū),數(shù)條河流又賦予了此地便利的交通,是南北交通要沖之一。在幾年后,曹操會把獻帝迎來這里的許縣。許縣離這里不遠,就在東南方,
不過,如今俱往矣。左中郎將皇甫嵩,正在穎川的長社和黃巾賊張梁、張寶部作戰(zhàn)。已經(jīng)把這里打成稀爛。
兩張奉兄長之命,企圖攻占此處,由此處攻入雒陽。一路上兩張順風順水,攻破不少州縣,并吸收了不少百姓。兵力達到驚人的十六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