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立旗幟虛張聲勢?讓張純直接放棄良鄉(xiāng)谷口這條騷擾路線?”
劉備乍一聽這建議,覺得倒也有幾分可行性。
關鍵是目前張純的疲敵之法確實不能不解,別看眼下漢軍殺傷交換比很占優(yōu)。但論全軍的體能和士氣下降速度,漢軍明顯比叛軍衰竭快得多,不采取措施,再過五六天,就有可能崩。
但張飛的具體操作,還是略顯稚嫩粗疏。
劉備想了想:“光虛立旗幟是不夠的,還得跟其他兵法配合用——明日起,你和子龍帶著全部騎兵,往西北移囤,到張都尉的漁陽營附近,埋伏預備增援。
張純的斥候第一次看到我們這兒旗號林立,說不定就會試探主攻最遠的漁陽谷,調(diào)動我軍。如果真如此,你和子龍千萬要沉住氣,先等張都尉、鄒校尉與敵軍生力廝殺。
待敵軍力竭退卻,你與子龍再奮勇殺出,力爭多親手擊殺些賊軍,讓賊軍認出你們,但千萬不要自報名號。而且不可戀戰(zhàn),占點便宜就走……”
劉備追求的,便是先引誘叛軍踢到鐵板,等叛軍中計后,再誘導他們誤以為“假裝漁陽空虛是漢軍的計策,實際上漢軍主力都在這兒,真正空虛的是良鄉(xiāng)”,讓叛軍主力不停變更主攻方向,疲于奔命。
這種招數(shù)不能多用,多用肯定無效。但因為之前官軍一直是堂堂正正地打,偶爾第一次用,估計可以占一筆便宜。
而且,要故意讓敵軍誤判,也有條件,那就是軍中得有可以先身士卒、殺敵勇猛的戰(zhàn)將,要殺得敵軍斷后的部隊能一眼認出你來,產(chǎn)生“原來劉備手下大將都在漁陽這邊,我們果然中計了”的認知。
而焦觸、張南麾下并沒有這樣萬人敵的猛將,所以他們模仿不了劉備這一招。
張飛眼珠子瞎轉了一會兒,終于心領神會,知道該怎么做了。
如今的張飛,在兵法上還是很質樸的,只能是大哥撥一撥動一動,慢慢領悟積攢經(jīng)驗了。
……
第二天,劉備這邊大營就豎起了很多額外的旗幟,甚至還扎了一些草人套上廢棄的破衣服,放在寨墻邊的望樓上,遠遠看去似乎人多勢眾,比往常多出了很多兵馬駐守。
叛軍的斥候稍微接觸之后,果然就走了,一整天都沒有大規(guī)模的進攻。
第三天也是如此,讓已經(jīng)跑得很疲憊了的漢軍步兵大部隊,得到了兩天難得的休息。
第四天時,自以為摸清了情況的叛軍,似乎是沉不住氣了。張純不愿再讓漢軍恢復體能、士氣,否則之前的“疲敵戰(zhàn)術”就白疲了。
于是張純便集中了超過萬人的主攻兵力,以及同樣多的預備隊,猛攻離劉備這邊良鄉(xiāng)營最遠的漁陽營。
張純當然還有更多的兵馬,但?水河谷展開不了太多兵力,會打成添油戰(zhàn)術,所以只能投入這么多。
漁陽營的都尉張南,被打得焦頭爛額——這次叛軍不是打著佯攻調(diào)動漢軍的心態(tài)而來的,而是真的以為漢軍主力南移、北邊的漁陽營空虛,所以想一鼓作氣突破。
漁陽營的三四千兵馬據(jù)營死守,占據(jù)地利拼命反擊,依然半天之內(nèi)就戰(zhàn)死了數(shù)百人、負傷上千人。這種傷亡比要是在野戰(zhàn)中,部隊早就崩潰了。幸好是當?shù)涝鸂I后方穩(wěn)固,才死撐了下來。
漁陽這邊因為沒有烽火臺傳訊,援兵來得也就慢些。從清晨打到申時(下午4點),鄒靖的昌平兵才過來增援,兩軍合力又死戰(zhàn)半個時辰,堪堪擊退張純。
?水在漁陽谷口有一處洼地小湖,大約便是后世密云水庫的選址,雙方幾千具尸體堆在岸邊,湖水盡赤。
叛軍一方也戰(zhàn)死了將近三千人,不過張純本來就是毫無人性強拉壯丁的,對他而言兵源還好補充,只要能為損失找到借口、忽悠住低智商的烏桓人的士氣,就不怕。
張南和鄒靖都被打得有點懷疑人生了:張純不是還打算保存實力滾雪球越滾越大的么?他手下的烏桓人也是為了求財劫掠而來的,不是為了拼命,怎么變得敢這樣打消耗戰(zhàn)了?
張純兵馬力竭退卻時,劉備派來增援的張飛和趙云,才假裝“剛剛趕到”——他們是劉備“仗義”派來的編外人馬,理論上要跑超過150里路才能趕到,所以張南和鄒靖也不好怪他們摘桃子打順風仗時才出現(xiàn)。
人家肯趕來增援就不錯了。
……
“打探軍情的斥候真是廢物!居然說漢軍主力都在良鄉(xiāng)谷埋伏想誘殲我軍?明明主力還在漁陽這邊!回去把散播假軍情的斥候都痛責五十鞭!”
退兵路上,帶著千余從騎親自斷后的張純,一路就在馬背上罵罵咧咧,今天這一硬仗,對他在烏桓人心中的威望和信用度,著實有些打擊。
他曾經(jīng)的主簿、如今的隨軍參軍許藝,也騎著馬疲憊地跟在他身邊,勸道:“主公,要不明日改打良鄉(xiāng)?”
“蠢物!明日再打,說不定敵軍就虛則實之,又調(diào)回去了!要打也得今晚偷偷翻山劫營,就算擔心夜間不能視物,最晚也不能晚過明晨佛曉!罷了,先從長計議吧?!?br/> 張純批了幾句參軍,深覺身邊人才匱乏,參謀都不靠譜。
也沒辦法,從文職主簿轉職來的參軍,能懂多少兵法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