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來做什么?快請?!?br/> 剛剛洗漱完畢,蘇瑾便聽到聽到下人稟報,說李太在堂前等候。
“李太見過公子?!?br/> “李縣令怎的今日有空前來,未能親自相迎,實在抱歉。”
“公子客氣了,下官怎能讓公子親迎?!?br/> 端上茶,蘇瑾招呼對方坐下,李太見下人退下,方才肅然問道:“公子可知京城發(fā)生的事?”
“你是說趙王?”
“不錯,韋家等家族不愿勛貴再得戰(zhàn)功,力主破壞陳、鄭兩國的聯(lián)盟請求,可武國勢大,不可不防啊?!?br/> “那李縣令的意思...”
蘇瑾有些奇怪,李太只是一個縣令,怎么這么快知曉京城的消息?
“下官自是沒有渠道知曉京城之事,昨夜受知府大人邀請,聽方大人談起過京城局勢,今日前來,也有方大人的意思,大家想知道蘇家的意思?!?br/> 蘇三說起過這個武定府知府,乃是他老爹的師弟,受過蘇煊教導(dǎo),屬于曾經(jīng)的蘇家親信。但蘇瑾沒有直接回答。
“你們覺得趙王如何?”
“趙王優(yōu)柔寡斷,好謀而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并非儲君明選!”
蘇瑾啞然,這個李太的回答,倒是和蘇三有些不謀而合。
“哦?你是這么看的?可我聽說趙王府謀士眾多,趙王本人也是聲名遠(yuǎn)播啊?!?br/> “趙王府雖然謀臣眾多,然多世家子,重私利而忘國事,皆鼠目寸光之士,至于聲名遠(yuǎn)播,呵!”
李太倒是看得準(zhǔn),蘇瑾搜集過趙王的資料,趙王府能人眾多,卻并不團結(jié),世家力量雖大,但他們也受此限制,自家的利益才是最主要的,極易分化。
看著面色肅然的李太,蘇瑾忽的一笑,道:“二皇子瑜,天資聰穎,仁厚愛民,銳意圖治...”
李太聞弦知意。
“下官謹(jǐn)記!”
“我并無管身,不必自稱下官?!?br/> 得到了蘇瑾的意思,李太起身準(zhǔn)備告退,蘇瑾忽然問道:“趙王耳目黨羽眾多,不管能不能成事,大魏都要深受影響,李大人不擔(dān)心嗎?”
李太回身,厲聲道:“大魏與我有何恩義!”
說完躬身一禮:“太一身榮辱皆系蘇家!”
————
————
當(dāng)天,為民做主的包青天成了武定府大街小巷的熱門話題,只是人們有些不解,開封府在哪?包青天又是誰?
“唉,你說咱們武定府怎么沒有個包青天呢,那個開封府在什么地方?”
“切,開封府是人家虛構(gòu)的,哪有什么開封府?!?br/> “???那包青天也是假的?”
茶亭內(nèi),一群小販解渴之時閑聊幾句,有個人湊上來神秘兮兮的說道:“你們不知道吧,這人寫的開封府,其實就是指的我們武定府?!?br/> “去,說什么胡話,我們武定府哪來的包青天?!?br/> “嘿,自己沒見識還說我,我就告訴你,咱武定府還真有包青天?!?br/> “你說那包青天是誰???”
“你們忘了,前段時間那貪贓作惡的縣尉,是怎么被抓的?”
“你是說縣令大人?”
“你自己想想,自從李縣令來了咱們府城,破了多少案,為咱們做了多少主?”
“你這么一說,還真是,這李縣令可是斷案如神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