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間土層松垮,李郎小心慢行。”
崎嶇的山道上,朱子勇行走在前帶路,李泰手持一桿竹杖,小心的跟隨在后。
“此間園業(yè)見籍六十八頃,陂、地各半,平地良田二六頃,坡上旱地十三頃,有桑八百三十二株,桃李杏棗果木三百……”
朱子勇一邊行走著,一邊對李泰講解著莊園產業(yè)詳情,一些具體的數(shù)字張口即來,可見對莊園的管理的確很上心。
李泰站在高處左右張望一番,開口說道:“園業(yè)面積怕是不止吧?我聽說大行臺吏治剛猛……”
“確實不止,不過大行臺督治嚴明主要還是在人在物,地之賞溢尚屬寬容。畢竟有耕才有產,群下愿擴地勤耕,也是一樁有益家國的好事。”
朱子勇也不愧是走南闖北見過世面的人物,一句話就把侵占田畝拔高到正義的角度。
看來這個問題也是一個世情常態(tài),宇文泰未必不知,只不過出于某些原因尚未重視起來。
畢竟關中本地豪強各有產業(yè),真正獲得大量賜田的還是北鎮(zhèn)武人和內附新客,對待這些人群若太刻薄,則就不利于統(tǒng)合拉攏。
這應該也算是西魏政權在發(fā)展壯大過程中,吏治嚴明卻又模糊處理的矛盾點。
“請問朱掌事,為何此間土質灰白,有異別處?”
昨天傍晚到來的時候,李泰便注意到這些坡地上的土壤多呈灰白色,現(xiàn)在登高來往便看得更真切。
這里的土質的確泛白,用手指一捻有著很明顯的顆粒感,但那土壤細末又頗為潤滑,倒跟楊黑梨在商原山坡上發(fā)現(xiàn)的那些陶土有些類似。
不過商原山坡上往往都是一坨一坨的分布著,不像這里幾乎整個土坡都是這樣的土壤。以至于流經此間的白水都水質清白,大概也是這河流得名的原因。
“此間的土壤可是一項寶物,燒陶制器成品頗佳,細末篩取佐水調服可治腹瀉,荒年時節(jié)拌麩糠做餅可以充饑……”
朱子勇聽到李泰這問話,便也停下腳步、指著坡上土壤笑語解釋道。
李泰聽到這話,眸光頓時一亮,又能治腹瀉,還能用來充饑,這不正是觀音土?
觀音土又名高嶺土,里面含有一定的蒙脫石成分,在后世蒙脫石散便是治療腹瀉的常用藥物之一。
觀音土吃下去的確是能獲得飽腹感,但吃多了則就要人命。而除了荒年充饑之外,這種土就是最優(yōu)質的陶土。
陶土除了燒制陶瓷這一常規(guī)用途,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作為造紙的填料。
紙料纖維之間空隙難免,將優(yōu)質高嶺土以水調漿涂抹在紙張表面,既能增加紙張細膩、平整與柔韌的質感,還可增加紙張的光亮度與吸墨性。
后世因造紙而聞名的宣城與瓷器著稱的景德鎮(zhèn),地理位置非常接近,因其地域內盛產優(yōu)質高嶺土,也是原因之一。
此間高嶺土儲量豐富,單單李泰腳下這片土坡放眼四顧,左近丘陵高崗便多泛此土色,顏色或深或淺。
“莊園左近有此良土,莊內可作什么陶埏之業(yè)?”
李泰將環(huán)境觀察一番,便又開口問道。
朱子勇聞言后便又指著坡嶺西側、白水流經的一處谷口笑語道:“那里便設有兩座窯爐,農閑時分遣幾十莊人于此燒冶器物,大足自家使用。白水上游還有石墨礦藏,可以代替柴炭……”
李泰聽到這話,頓時更加激動。有堆成土丘的優(yōu)質高嶺土,就近還有煤礦資源,如此優(yōu)越的資源環(huán)境,簡直不要太完美!
“伯父托我治業(yè),不可馬虎于事,再去前方瞧上一瞧!”
李泰這會兒已經是興奮不已,當先一步向坡下行去,沿著白水河流往上方走去,一直走出十幾里都不覺得疲憊。
白水發(fā)源于子午嶺余脈,呈東西走向的注入洛水,所流經的區(qū)域已經位于關中平原北部外沿,除了注入洛水的河口附近還有一部分平野良田,向上追溯左右多是臺塬丘陵。
但這一流域自然資源的確豐富,除了那些適合用來燒瓷和造紙的高嶺土之外,上行一段距離便又遇到許多煤土腐質層,更遠處的山坡下甚至還能看到鑿穴挖坑開采煤炭的人群。
唯一有點美中不足的,就是左近的交通環(huán)境實在太不發(fā)達。多是鄉(xiāng)人日積月累踩踏出來、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卻沒有什么筆直大道。
雖然有白水這么一條河流,但河道淺寬、水流并不充沛,河灘兩側多見河水沖刷的痕跡、稍滿則溢,幾乎不可承載舟渡運輸。
河水流域左右多是條塊狀的臺塬,農忙灌溉時節(jié)鄉(xiāng)人們多沿河鑿渠,以至于白水下游河道越淺,甚至頻頻出現(xiàn)斷流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