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旅館的路上,黃老告訴田豐:“豐娃子,那永樂大典必須拿回來,誰敢賣出去就要了誰的命。軍隊里也有爺?shù)漠斈甑闹锻拮?,殺幾個賊,殺就殺了?!?br/> 狠人,這才是狠人。
田豐又是后怕,又是慶幸的。這黃老真是好爺爺。
“黃老你放心,那個我萬一靠錢弄不回來,咱就去收拾他們!”田豐拍著胸口保證著。
黃老也明白,龍有云路,蛇有地洞,鼠也有鼠路。
只有不是原則問題,不要斷的別人的路,能花點錢弄回來不傷和氣是好事。否則,黃老也不會讓常洪給田豐洗白那幾件東西了。
但是,永樂大典,必須留在博物館,這是原則。
坐在床上,田豐都是長長的松了一口氣,那緊張的表情也放松了不少。
田豐輕咳一聲:“那永樂大典,必須弄到了,要不然我……。”
田豐不懂歷史,只知道永樂年間很強大,永樂大帝創(chuàng)造了很多當時的世界第一。永樂大典呀,鄭和的船隊呀,等等。
田豐沒有想到永樂大典這么重要,以前只知道永樂大典是國寶,他怎么也沒想到會驚動的國家領導人的地步,還有黃老一副要殺人的樣子?;氐铰灭^后,田豐就急匆匆的跑到了網(wǎng)吧去查了查永樂大典,一查嚇了一跳。要是自己知道這樣也得要殺人呀,這個,這……
明成祖永樂帝《永樂大典》編纂于永樂年間,由翰林院大學士解縉擔任總纂修,《永樂大典》:是中國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它的規(guī)模遠遠超過了前代編纂的所有類書,為后世留下許多豐富的故事和難解之謎。編纂于明朝永樂年間,保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百科文獻。共計22937卷、目錄60卷,分裝成11095冊,全書約3億7千萬字。
它是一部類書,它編纂于明朝永樂年間,歷時六年(1403-1408年)編修完成。它保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獻,與法國狄德羅編纂的百科全書和英國的《大英百科全書》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稱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珍品。據(jù)粗略統(tǒng)計,《永樂大典》采擇和保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種之多,數(shù)量是前代《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等書的五、六倍,就是清代編纂的大型叢書《四庫全書》,收書也不過3000多種。
影印出版
《永樂大典》殘本約400冊散落在8個國家和地區(qū)的30個單位。從二十世紀初,就不斷被藏書家所摹寫、復制。像傅增湘、嘉業(yè)堂這些收藏過《永樂大典》的藏書家和藏書樓都曾經(jīng)仿真復制過《永樂大典》。也有的圖書館將復制的《永樂大典》用來交換中國保存的《永樂大典》膠卷,可以說是費盡了心機。
1959年,北京圖書館將歷年收集到的《永樂大典》原本和膠卷提供予中華書局,與中華書局自己收集到的《永樂大典》復制品一起進行影印出版。經(jīng)過多次補充出版,目前正式出版的《永樂大典》已達797卷,占現(xiàn)存總數(shù)的99%。臺灣和日本也出版了影印的《永樂大典》。2002年,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舉辦的“《永樂大典》600年國際研討會”,北京圖書館出版社正式推出了原大仿真影印的《永樂大典》,并計劃在幾年內(nèi)將世界現(xiàn)存的《永樂大典》全部影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