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林寒在這村子里就住了將近一個月了。
這段時間,林寒也逐漸了解了這一老一小的故事。
小雨全名花小雨,老者全名花明智。
本來小雨是有父母的,花明智的兒子兒媳每日外出打漁,自己則留在家中照看花小雨,平時也靠著一點手藝,做一些木雕竹籃什么的,補貼家用。
一家人其樂融融,雖然貧困,但在這村內(nèi),也算得上富足。
但天災(zāi)總是發(fā)生在好人身上。
小雨五歲那年,他的父母打漁時遇到了暴雨,船翻了。
等花明智再見到他們的時候,他們已經(jīng)是被村民打撈上來的尸體了。
花明智看著兒子和兒媳被冰冷海水泡的發(fā)白的尸體,老淚縱橫。
晚年喪子,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試問誰能受得了。
年幼的花小雨就在一旁看著,他不明白什么叫死亡,什么叫離去。
他只知道自己的父母被村民們抬走,埋進了一個尖尖的土包內(nèi),他只知道自己再也見不到自己的父母了。
這一切對這個并不富裕的家庭更是一記重拳,將這個家庭打的支離破碎。
沒辦法,花明智只能自己扛起來賺錢又照顧花小雨的擔子。
他老了,不能駕船出海了。只能在附近的碼頭,或者是河流中下網(wǎng),釣魚。
不過好在花小雨還算懂事,每天跟著自己的爺爺去打漁,釣魚。
但花明智怎么能看著自己的小雨步了自己的老路,一輩子當個漁夫。
這玩意又不是世襲的,再說世襲這玩意有什么用啊。
他知道花小雨想要修仙,想要去修煉,想要當大俠。
但,當大俠的代價太大了。
光是入門啟蒙需要的錢財,對于花明智來說就是個天文數(shù)字。
他負擔不起啊。
本來對生活已經(jīng)心灰意冷的花明智,卻遇到了林寒。
也正是他的善心,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
這一月來,林寒每日跟著祖孫二人外出打漁。
先前花明智還不讓,但在林寒的在三要求下,他也只能無奈答應(yīng)。
于是,林寒便白日跟著他們打漁,晚上默默地修煉,抄寫林雪交給自己的武技身法。
每日飯后更是抽出時間來教導(dǎo)花小雨。
花小雨很能吃苦,也特別的能舉一反三。
但無論怎么感悟,卻也始終無法踏出那一步。
林寒自然知道問題是什么,這么多年來,花小雨吃的都是五谷雜糧。
這些東西蘊含了大量的雜質(zhì)和微量的毒素,雖然每天三頓飯攝入的不算多。
但日久天長,這些東西堆積在體內(nèi),肯定是會出問題的。
為什么修士幾乎不生病,而凡人卻時常的感冒發(fā)燒。
這就是區(qū)別所在。
要知道林寒從小吃的都是妖獸肉,蔬菜米飯什么的更是用注入了靈氣的水澆灌長大的,而且那些種子本身也是萬里挑一的優(yōu)良品質(zhì)。
在林寒踏入修煉啟蒙的那一年,更是天天都用淬體液,排毒丹這種東西來錘煉自身。
這才有了之后修煉的突飛猛進,所以說修煉這種事情,小時候打下的基礎(chǔ)是很重要的。
不過,雖然花小雨從小吃五谷雜糧,但勝在年齡小,如果現(xiàn)在開始淬煉自身的話,還是來得及的。
但問題就是,林寒自己也沒錢啊。
他走出林家的時候身上就帶著林雪給他的戒指,功法,衣服和長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