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后,為期兩周的新兵新干部集訓正式結束,機務大隊組織對集訓成果進行驗收:隊列會操,二中隊獲得第一名;法規(guī)考試,方林以近乎滿分的成績奪得魁首。
張昊那黑臉上樂開了花,不過其“肆無忌憚”的笑聲、“嘚瑟得意”的走位,引得其他中隊的幾名副官撇嘴側目。
回到中隊后,張昊將臉上的得意掩去,在方林等九人的隊列前,進行了簡短的講評,“集訓結束了,成績呢,還算湊合,沒給我丟臉,不過這才是開始,從明天起,你們就跟著大部隊進場了,一個個跟著你們師傅好好學,別掉鏈子,爭取早日放單?!?br/> 放單,就意味著要獨立完成自己所負責的維修保障工作,才算真正成為一名空軍機務人。
要完成放單,必須經(jīng)過條令法規(guī)考核、業(yè)務理論考核、實際操作考核三道關口。
干部的放單考核要相對嚴格一些,特別是實際操作考核,一般先由分隊長或中隊干部進行初考,然后再由各專業(yè)主任或副大隊長、大隊長來親自考核,全部通過合格后,方可簽字放單,然后上報團里,下達任職命令。
第二天的工作計劃是機械日,早飯后,中隊全體人員樓前集合,中隊長布置工作提要求,進場前集合講事也是機務基層部隊的一個傳統(tǒng)。
所謂機械日,就是兩三個飛行日后,要利用一天的時間,組織對飛機進行日常維護檢查、落實周期性工作等。
機械日一般有著相對固定的檢查內容,大隊可以根據(jù)任務、天氣等,臨時增加一些補充內容。
“前兩天飛行,故障率有點抬頭,今天機械日,各專業(yè)檢查扎實點,特別是電子、火控專業(yè)的,這一陣天氣溫度高,通風隔熱系統(tǒng)……”
“小黑,你的31號機做聯(lián)合收放時提前給我說一下,我要到場……”
“新兵新干部今天第一天進場,都給我多看、多想、少動,聽招呼,帶教師傅也都上點心……”
孔衛(wèi)國很有大將風度地一揮手,“上車、進場!”
“天氣熱,誰要是不舒服,早點吱一聲!”指導員郭永利在走向牽引車的隊伍后面喊道。
終于可以進場了,可以親手觸摸那翱翔天空的戰(zhàn)機,坐在牽引車上、戴著墨鏡的方林心中還是有點小興奮的。
停機坪,一排二十多架覆蓋著綠色蒙布的戰(zhàn)機整齊排列,放眼一望,機頭前的風速管尖、機背上的馬刀天線、機腹下的起落架、輪擋、機尾處的垂直尾翼,連成一條條直線,蔚為壯觀。
q團停機坪有兩處,一處比較大,二、三中隊共用,那個小點的就由一中隊單獨使用,兩個停機坪都是狹長形狀,水泥地面。
停放飛機對面,順著停機坪,建有一排較為簡陋的平房,用來作為各專業(yè)的工作房、工具間、設備存放室等。
在大停機坪頂頭處,是一棟建筑面積不足一百平方米的二層小樓,那是大隊的機務指揮中心。
跳下牽引車的方林,難掩心中好奇和新鮮,四處張望著。除了排列整齊的飛機,四站連的保障車輛也早已就位,在兩個停機坪中間是一個車場,排列整齊的牽引車、電源車、加油車、冷汽車、氧氣車、消防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