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哥是張良??”林凡瞪大了眼睛,聲音提高了至少半度。
張?zhí)煲劳崃讼骂^,疑惑道:“你認(rèn)識我哥?”
“不是,那個,我腦子有點亂,先捋捋......”
林凡現(xiàn)在有種說不出來的激動,因為如果張?zhí)煲朗菑埩嫉拿妹玫脑挘徽f什么大事可成,至少可以攪亂時局。
歷史上的張良,與韓信、蕭何,并稱漢初三杰。
先不說他們的成就如何,就是這個張良,對劉邦的意義不可謂不重大。
要是沒有張良,劉邦估計還在下邳當(dāng)山大王,要是沒有張良,劉邦在鴻門宴會被項羽誅殺。
沒有劉邦,就沒有大漢王朝,沒有大漢王朝,就沒有三國.......
想到這里,林凡嚇了一跳。
他突然意識到某個天賜良機(jī)——造反從忽悠張良開始!
但是,現(xiàn)在還不確定張?zhí)煲勒f的那個張良,與歷史上的那個張良是否同一個人。
要是個誤會,那就尷尬了。
念頭至此,林凡迅速回轉(zhuǎn)思緒,怔怔看著張?zhí)煲溃骸澳愀?.....你哥是張子房?”
剛才看到林凡臉色青一陣紅一陣的不停變幻,張?zhí)煲滥X子還有點懵,想都沒想的點頭道:“我哥字子房,故又名張子房?!?br/> 果然是張良!
穩(wěn)了!
雖然不清楚張良什么時候多了個妹妹,但林凡幾乎已經(jīng)斷定,張?zhí)煲赖母绺鐝埩?,就是那個幫助劉邦謀取天下的張子房!
在古代,同歷史時期,出現(xiàn)兩個甚至更多個同名同姓的人,確實可能發(fā)生。
比如同為漢初三杰的韓信,就與戰(zhàn)國七雄之一的韓國王族后裔同名同姓。
兩個韓信,不僅出生在同一時代,而且生平事跡也大相徑庭。
更巧的事,兩人都為劉邦立下了汗馬功勞。
西漢建立以后,兩人都封了王,一個是楚王,另一個是韓王。
雖然兩人的結(jié)局都很悲劇,而且死在同一年。
但是,歷史上確實存在過兩個韓信。
以至于司馬遷在編著《史記》的時候,為了不讓后人看糊涂,特意為兩人分別立了傳,一個是《淮陰侯列傳》,一個是《韓信盧綰列傳》。
前者是兵神韓信,后者是韓王信。
為什么林凡就如此肯定張?zhí)煲赖母绺缇褪亲约赫J(rèn)知的那個張良呢?
關(guān)鍵點在于字。
兩個人可以同名同姓,但字相同的幾率,微乎其微。
林凡不相信世間有這般巧合的事情。
此時此刻,林凡的心跳不由得開始加速跳動起來。
好家伙,自己先劉邦一步遇到張良。
那......
那萬一他要是截胡了劉邦,劉邦以后還能走出下邳,與項羽爭雄嗎?
想到這里的時候,再看看一臉迷糊的張?zhí)煲?,心里還是有點小激動的。
雖然這女人瘋是瘋了點,但是張良的妹妹,可以忍一手,煮熟的鴨子到了嘴里,他可沒必要放手。
莫非真要學(xué)《神話》里的易小川,為了所謂的歷史軌跡,煞筆成那個樣子?
劉邦又怎樣?那家伙現(xiàn)在還不知道在哪個犄角旮旯耍流氓呢!
為了自己跟老爹的宏圖大業(yè),這個忙必須得幫。
沉吟良久,林凡疑惑的問道:“你為何確定你哥來瑯琊了?”
這點,確實不符合歷史。
按照歷史記載,張良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之后,便不知所蹤,直到在沂水圯橋頭遇黃石公,得傳《太公兵法》,助劉邦建立西漢。
卻聽張?zhí)煲勒f道:“我們本是韓國遺民,秦滅韓之后,無家可歸,便去下邳尋親,兩月前,我哥忽聞始皇帝東巡瑯琊后,便不知所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