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越來越遠,越來越輕的叫喊聲,縣令臉色陰沉:“這個不孝女,死了也不讓人安心!被送回來也就罷了,還生出了鬼嬰!”
“我這女兒是個白眼狼,死時一定怨恨我,變成鬼后說不定會報復我,還是去請些和尚道士來,才能安心!”
說到這,縣令不由的嘆口氣:“唉!我這都造了什么孽啊!”
縣令為何會這么說自己的女兒?
縣令有一名好友,是名門望族,族中有好幾人在朝為官。
后來好友路過,前來探望,見縣令女兒容貌出眾,正好自己有個兒子,便提出結(jié)親。
縣令也想借好友家族實力,讓自己再往上爬,于是同意了。
這個世界,父母決定女兒的婚事是理所當然的,也就沒問過女兒。
對自己這個女兒,縣令頗為疼愛,幾乎有求必應。
只是,縣令經(jīng)常忙于公事,并沒有在意女兒平日都干嘛。
一日,縣令與家人一起用膳食時,女兒忽然嘔吐。
縣令擔心女兒身體,便叫來醫(yī)師診治。方才知道,女兒竟已有身孕。
一個未出閣的黃花閨女,竟有身孕,這可是招人唾棄,讓人抬不起頭的大事。
刀可殺人,流言蜚語不僅能殺人,還可誅心。
朝中也會落一個,教子不嚴的風評,幾乎斷了他的仕途。
更重要的是,還有婚約在身,對方朝中有人,使一使絆子,他連縣令都沒的做。
當然,還有作為父親,女兒被玷污的憤怒。
縣令暴怒,揚言要殺了這玷污他女兒清白的人。
可不管縣令如何尋問,女兒就是不說。
縣令一怒之下,將女兒關(guān)了起來,不給飯吃。只有女兒說出了是誰,才放她出來。
可是,女兒依然不松口。
看著日漸消瘦的女兒,縣令又有些心痛,便說:“你只要打掉孽種,我便放你出來?!?br/> 沒想到的是,女兒情緒更加激動:“我就算死,也不會打掉孩子?!?br/> 縣令十分生氣:“你再考慮一晚,是你自己同意打,我是我讓人來打!”
縣令怎么也想不到,女兒說了一些母子不分離,是縣令害了她之類的話,夜里便自盡了。
縣令又怒又后悔,他覺得,自己明明是為女兒好,是她的父親。
女兒竟為了一個外人和孽種,恨他,并且自殺。
給她吃好的,穿好的,辛辛苦苦將她養(yǎng)大,竟然比不上一個外人。
不過,事已至此,縣令也沒有辦法。
好的是,女兒未婚先孕的事,并沒有傳出去。而且懷孕沒多久,腹部不明顯。
于是,縣令便將女兒尸體,送往好友家。
畢竟兩人是有婚約的,已經(jīng)算是半個夫家的人。
只要對方?jīng)]有意見,雙方依然是名義上的親家。
縣令看中好友家族勢力,好友也看中縣令的身份。
好友便接納了“兒媳”的尸體,打算葬在宗墳內(nèi)。
可是,縣令沒想到,他女兒會成為鬼物,并且用鬼氣,陰氣,怨氣,繼續(xù)讓孩子發(fā)育。
以至于肚子越來越大,被夫家發(fā)現(xiàn)端倪。
如果是一個清白的女子,承認其兒媳身份,葬入宗墳沒問題。
但一個和人茍且過,并且懷有身孕的女子,是不可能答應的。
他們家,好歹是名門望族,怎么可能忍受如此羞辱!
甚至,連親自讓人送回尸身的想法都沒有,只委托鏢局送。
于是,便有了鬼嬰吃人的事。
名門望族十分要面子,這種自己也有些丟臉的事,是不會宣傳出去。
只是,肯定會記恨,私底下針對縣令。
不過,只要別人不知道這個事情,就等于沒有發(fā)生過,關(guān)系仍然還可以補救。
為了不讓,女兒變鬼,懷有鬼嬰的事傳出去,縣令這才將蘇鏢頭他們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