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7月15號,炎炎烈日烘烤下的香港有些悶熱,對許多參加了今年高等程度考試和高級程度會考的中六、中七學生來說,心里卻是冰涼的。
高等程度會考和高級程度會考,分別是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的入學考試,因為香港只有這兩所大學,所以稱之為高考也不為過。中大的學制是四年,比三年制的港大多一年,所以只需讀了一年預科的中六生就可以報考,因此報名人數(shù)會更多一些,錄取率也更低。
東九龍觀塘安田街11號圣言中學,校務室門口的長龍緩慢的向前移動,排隊的人群靜悄悄的,氣氛有些壓抑。李軒雖然表情平靜,但心里還是有一絲緊張,這可以說是改變他命運的時刻。
李軒家的經(jīng)濟條件并不好,所以他讀的是一年制的預科,這次是孤注一擲,考不上就只能找工作了,沒有再讀一年考港大的機會。
雖然他自信自己考得非常不錯,但成績沒出來,畢竟心里沒底。過了一會兒終于輪到他了,李軒輕輕吐出一口氣,朝窗口里的老師說道:“a班04號,李軒!”
老師麻利的從一疊紙張中抽出來一張,掃了一眼,原本目無表情的臉孔突然多出了一絲微笑,他和善的朝李軒點了點頭,把紙條遞了過來。
李軒接過紙條立刻看了一眼,臉上隨即蕩漾出喜悅的笑容。普通數(shù)學、高等數(shù)學、物理三門課都是a,中國語文和英語兩門課是b。這樣優(yōu)異的成績足以讓他取得香港中文大學的入學學位,即使是申請全額獎學金也多了很大把握。
“李軒,考的怎么樣?”一個帶著黑框眼鏡,高高瘦瘦的四眼仔從背后拍了拍李軒的肩膀。
“嗯,挺好的,三個a兩個b!”李軒扭頭一看,是c班的劉志浩,“你考的很糟糕嗎?”
“你怎么看出來?”
“頭發(fā)蓬松,雙目無神,這張臉像苦瓜干似的,笑的比哭還難看,你說我會看不出你考砸了!”李軒開玩笑地拍了拍對方有些瘦削的臉蛋,“走吧,請你去喝奶茶,安慰一下你受傷的心靈!”
“唉,你就幸福了,可以逃脫升天了,我還要繼續(xù)回去讀!這個成績,明年考港大也希望不大,還不如現(xiàn)在直接出來工作!”劉志浩拉長著臉,郁悶的說道。他讀的c班是兩年制的預科,還有一年。
“香港沒文憑出來做工很吃虧的,你想去工廠做工咩?放心好了,明年考不上港大,你老豆會送你出國去讀的!”李軒安慰道,劉志浩的家庭條件挺好的,他父親是個骨科醫(yī)生,足夠支撐起兒子的留學花費。
1979年的香港,只有港大和中大這兩所大學,科技大學離開始籌備還有七八年的時間,其他諸如理工大學、城市大學、浸會大學都還是專上學院,只能頒發(fā)高級榮譽文憑,沒有頒發(fā)學士文憑的資格。
而港大和中大每年能提供的入學學位又很有限,根據(jù)香港教育署統(tǒng)計,每一百個香港適齡學生中僅有兩個人有機會入讀大學,由此可見,香港的高考競爭有多么慘烈。
“可我不想出國啊,人生地不熟的,連個認識的朋友都沒有!”
“好了,開心一點!不是還有一年時間嘛!明天開始你就頭懸梁錐刺股,我相信你能行的!”
香港采用的是英式學制,在中學和大學之間還有預科,根據(jù)中五畢業(yè)時的會考成績來申請預科學位。因為港大和中大學制不同,所以又分一年制預科和兩年制預科。李軒和劉志浩預科重新分班前是同桌,兩人關系十分好。
他和劉志浩認識這么久,很清楚自己這個好友性格跳脫,考試不好這種事根本不會往心里去,睡一覺明天醒來就都拋在腦后了。
兩人出了校門,找了街角的一家茶奶茶店買了兩杯奶茶。劉志浩準備去淺水灣海灘好好瘋一下,而李軒不想跑那么遠,而且他下午也要上班,所以兩個人就在茶餐廳門口分開了。
李軒家住在九龍觀塘的秀茂坪邨,這是港府在六十年代末修建的一個大型公共屋邨。他父母就在附近的觀塘工業(yè)區(qū)的一家制衣廠上工。
香港地少人多,房價很貴,房產(chǎn)開發(fā)商們建樓時設計的戶型都不會很大,兩室一廳才四百五十呎,一千呎以上的房子就屬于豪宅了。而低價廉租的公共屋邨,設計的戶型就更加緊湊了,李家五口人才申請到的兩室一廳不足四百呎的一間套房。
香港是英國殖民地,因此計量中通用英制單位,一平方英尺簡稱一呎。而一平方米約等于十呎多一點。
“哥,你回來了,成績怎么樣?能考上中大嗎?”李軒一進門,在小客廳里看電視的妹妹李穎就立刻跑上跟前來。
“三個a兩個b,讀中大沒問題,估計還能申請到全額獎學金!”李軒拍了拍妹妹的腦袋,笑著說道。
“哦,那要不要出去慶祝一下?”小女孩眼珠一轉(zhuǎn),立刻摟著哥哥的胳膊撒嬌道。
“等晚飯的時候再慶祝,阿媽下工回來叫她做幾個好菜!”李軒知道妹妹在打什么鬼主意,從褲袋里摸出一張十元的港幣,“喏,這是給你的零花錢,別亂花!”
李穎一把搶過李軒手里的紙幣,笑瞇瞇的塞入口袋里放好,平時老豆給零花錢都是給五仙或者一塊,十塊錢對她來說是一筆巨款了:“二佬對我最好了!”
李軒的老豆名叫李海川,以前是大嶼山的漁民。在李軒五歲那年,李海川出海打漁時遇上大風,小漁船遭遇風浪后直接傾覆了,在海里飄了一天幸運地被一艘路過的貨輪救起。李海川逃過一劫后,沒敢再出海捕魚,到市區(qū)九龍的工廠里找了一份工作。后來他比較幸運的申請到當時剛建成不久的秀茂坪公屋,于是就全家搬到觀塘定居。